年夏天(请编辑看好了,这里是回忆的时间,并不是旧闻充当新闻),作为随行记者,我去了神往已久的大西北。

整整半个月的行程,心底一次次被西北的神奇与雄伟慑服。在嘉峪关,一代代戍边将士的伟烈丰功在此镌刻,一部部刀光剑影的传说在此演绎;在敦煌,莫高窟的吊诡与惊喜让我的思维停息,在精美的壁画和佛像前,我想象着一千多年前的历史在这里被华丽色彩涂绘的情景;在鸣沙山月牙泉,我扛着20来斤的摄像机和照相机,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沙峰,脚底摩擦着温润的细沙,双眼眺望着一望无垠的沙漠,想象着诗人王维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凉。

西北,成为我记忆之旅的一抹清香。

时隔17年后,西北之行最让我无法释怀的,却是那茫茫戈壁滩上一株株桀骜不驯的骆驼刺。

从敦煌去乌鲁木齐,需要去公里外的安西县梅园镇乘坐火车。我们一行六人,与西部战区驻敦煌接待站主任道别时,敦煌下午六时的太阳依旧毒辣。带领我们上路的是有着十几年兵龄与车龄的士官老侯,他是宁夏人,才三十开外,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要老成许多,朴实的外表粗犷的身体加上黝黑的皮肤,让人觉得由他驾驶绝对高枕无忧。

一路上,老侯向我们介绍西北的风土人情。吉普车在茫茫的戈壁滩上行驶了几十公里,敦煌渐渐离去,满目青翠被荒凉和苍茫替代,温润的视线一下变得枯涩,偶尔几匹蠕动的骆驼才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强韧。我无知地问老侯,骆驼在这荒漠中以什么为食呀,老侯平静地告诉我:骆驼刺。

实在惭愧,我曾经很多次设想过骆驼刺的种种,以为它参天,以为它遒劲;却从没想过会以这样的方式与它不期而遇。它太小了,在飞驰的车上让人忽略了它的存在,甚至起初我把它想象成江南荒山野外的杂草。趁中途下车休息,我开始留意起骆驼刺。

骆驼刺是沙漠里仅有的绿色,它几乎是以匍匐的姿态生存在沙漠里,狂风暴雨奈何它不得。它的每个叶片细如针硬如铁,密密匝匝,听老侯说,那是因为它为了保持水分,不能像热带植物那样夸张地伸展每一个叶片。它永远是低调而内敛的,只是尽量收缩自己身躯。我试图小心翼翼地拔起骆驼刺,不是被蛰就是无法连根拔起。恶劣的生存环境,培植了骆驼刺异常发达的根须,它们在干涸的沙漠里汲取难得的养分,让生命在这里顽强地存在。

骆驼刺的存在,不仅使沙漠中的骆驼有了丰厚的物质保障,也使行走在沙漠中的人,衍生出对生命的热爱。如同西北被诗化与神化的胡杨,“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枯,枯了一千年不朽”。我想,没有什么生命能像它们这样,屹立在孤独的沙漠里,站成了最美的诗行和最冷艳的风景。沙漠里也有枯死的骆驼刺,但始终保持着生的姿态,决不萎弃于地。即使来年春风不度,只要有几滴雨露,骆驼刺又会伸出生命的嫩芽。信念不倒,任何奇迹都可以创造。

骆驼刺凭强大吸附力在沙漠里存活,隐喻着深刻的历史逻辑。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愈开放,它就必须忍耐寂寥之苦,如果它热闹喧嚣地开场,必定孤独寂寞地离去,如同朝代的更迭和生命的代谢。比如莫高窟,它在安静沉睡的那些朝代,生命的烈焰在它心头熊熊地燃烧,而当各种肤色的人纷沓而至时,莫高窟承受不了这种热闹的排场,只能在历史的一隅掩面哭泣。

其实,西北民族历来如此。金戈铁马的气魄,丝绸之路的繁华,长长的商旅驼队都在昔日的热闹中走入历史的帷幕,如今早已踪迹难寻、驼铃不再,只剩下孤烟和骆驼刺相伴。而骆驼刺则不同,它委屈着自己,以最内敛低调的姿态,在西北的荒漠中生生不息地繁衍。刀光剑影在它身上掠过,声声驼铃在它身旁响过,狂风暴雨在它身边袭过,可它以自己惯有的孤傲与冷漠,活出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成为沙漠中凝固的美神。

我们到达梅园镇时,已近晚上十点。这里的夜色刚刚降临,街上的老百姓悠闲地穿街而过。老侯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们不怕“死”,马路上的车辆对他们形同虚设,只有车避开的份。这是怎样的逻辑,难道这也是西北人用顽固坚韧阅读生命的一种方式?我不得而知。

当我们在火车上安顿好后,一行英国人也在火车上叽里呱啦,他们的神情飞扬跋扈,也许正在谈论着多年前他们祖先斯坦因骗去莫高窟经卷的骄傲,也许谈论着下一站新疆会给他们带来更多怎样的美奂美仑的视觉盛宴。此时,窗外已经被苍茫的夜色取代,而路途中那一棵棵冷傲的骆驼刺,我想它们一定依旧在孤独中守望,而今夜的寂寞让它们变得如此美丽。

本文由大叔暖聊生活情感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