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苑文风
与您共同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走进鸣沙山月牙泉到西北旅游,不去名城敦煌,你就不会了解丝绸之路的往昔沧桑历史与今日的繁华热闹;到敦煌旅游,不到著名的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你就不会了解敦煌大地的神奇与美丽。为了人生的完美,朋友,这一辈子,你一定要去一次敦煌。为了西部之行不留下遗憾,朋友,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你一定要去。
鸣沙山和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它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燧、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多姿多采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其中鸣沙山月牙泉古往今来就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敦煌人,过些日子不到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逛一圈,心里总觉得缺少点什么。鸣沙山月牙泉它虽没有黄山的峻美,没有华山的险要,亦没有张家界天子山的魔幻,也没有新疆天池的神秘,但它却别有一番风味,是我心中最爱的地方。这不,春暖花开的一个周日早晨,我又一次离开城市徒步一小时,站在了熟悉的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售票厅前。
鸣沙山处于腾格里沙漠的边缘,距敦煌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它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止睡佛山下的党河水库,绵延40多公里,南北广布20多公里,最高处海拔米,面积约平方公里。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见。此时朝阳向大地洒下了缕缕晨曦,在最美的光线照耀下,鸣沙山那曼妙起伏的身躯,慢慢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它像金子一样灿黄,像绸缎一样柔软,像少女一样娴静,成为蓝天下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沙山北边紧挨着的就是敦煌绿洲,因此色彩对比明显,金黄的是沙山,碧绿的是树木,蔚蓝的是天空,粉红的是盛开的鲜花……一切都五彩纷呈,好像是色彩缤纷的视觉盛宴似的,让人觉得无比美丽。鸣沙山的座座山峰高耸挺立,好似争先恐后地要直冲云霄。在脚下绿洲苍翠的树木的映衬下,显得那样挺拔,显得那样魅力无穷。
检票进了山门,沿着木栈道,我终于步行到了鸣沙山脚下。鸣沙山,在那里等待着我,等待着,一场百万年或千万年的约定,我们终于又一次相遇,终于再次相会在人生最美的那一刻。我的心情万分激动,眼前的鸣沙山超乎平日的巨大、神秘、平静。它山脊薄如刀刃,线条分明,屈曲盘旋,好像一条金色的巨龙,以一种最潇洒最优美的姿态向蓝天游去。我面对鸣沙山那神韵柔软的沙子,整个人感觉舒畅洒脱飘逸。迫不及待地脱掉鞋袜,光着脚丫子踩着山脊往上攀登,走一步退半步,沙子往下滑,心儿随风漾。金碧的朝霞在鸣沙山上空徘徊顾却,不知该留下来依属鸣沙山,还是追上去陪伴太阳。一切幽深寂静,眼前是寸草不生的沙山,脚下是层层起伏的沙浪,心中顿时变得一尘不染。我忽然想起看过的一句话:其实世界有时也可以像沙漠这么简单,只要自己的心胸宽广豁达,人就是天地间最大的。
大漠的天气说变就变,一阵风吹来,鸣沙山又别具一番风味。薄如刀刃的山脊,高低起伏如盘龙的山脉,高耸挺立的山峰,都隐藏在了一层薄烟似的尘雾里。站在鸣沙山上向远处眺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绿洲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切都那么美,一切都那么朦胧,一切都那么缥缈。绿洲上的一切建筑都在朦朦胧胧的世界中,好似仙山楼阁,给人远离俗世之感。那如诗如画的阡陌交通风景,简直就是一副美丽的山水静物图画。东面远处的山坡上,一队队背负游客的骆驼,宛如整齐排列的蚂蚁队伍在蠕动。那是每天早晨观看大漠日出的游客,在鸣沙山感受大自然的奇观。不久天气好转,阳光逐渐明媚灿烂,这时山色越来越矜持,景色越来越透明。沐浴在晴天阳光中的鸣沙山更美,一座座山峰接受着上天的恩赐,一道道山脊向远处延伸,线条极柔和、极柔美、极富有动感,形成一副沙漠美景图。
几朵流云匆匆从鸣沙山顶匆匆路过,造成的山中明暗色调变化令人目不暇接。阳光之下,沙山阳面明亮的身影与沙山阴面暗淡的阴影,形成一明一暗的“阴阳脸”,棱角如刀刃,大漠旷野之下,颜色明暗不时变化,显得妙趣无穷。我坚持攀登到眼前那最高的山峰上,虽没有登石头高山的惊险,但与登泰山一样艰难!绵绵细沙,进一步,退半步,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上峰顶。俯瞰那一道道山脊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汹涌澎湃、妙趣横生。我仰面朝天躺在细软的沙子上,卧看白云在风中慵懒地游荡变幻。眼前有一道山脊像一条连接蓝天的柔软丝带,又像是斧削了的锋刃,缓缓地向高处伸展,延入无尽的天际。手抓一把沙子,干净的一尘不染,细看沙子有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这就是五色沙,这就是鸣沙山的一宝。此时我觉得自己也是一粒沙子,在人世的沙漠中显得微不足道。
鸣沙山在晴天时如果许多人结伴下滑,推动流沙疾速下跌,就可以看见沙浪滚滚,犹如山洪奔泻而下。此时就会听到隆隆隆的响声,似敲锣打鼓,又像笙笛吹奏,令人惊心动魄而又玩味无穷,据说这就是鸣沙山得名的来历。很可惜,这种轰鸣声,受天气、湿度、风向等的影响太大了,一般人轻易是听不到的。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又是一大沙漠奇观。
四处望去,络绎不绝的各地游客们在这个景区全身心与大自然接触,山上山下人头攒动。有的在沙疗日光浴,有的在滑沙嬉戏,有的在爬山拍照,有的在骑驼遨游沙漠,有的在坐飞机翱翔蓝天,这些娱乐项目使游人趣味盎然不亦乐乎。我一个人甩掉如蚁的人流,继续向着广漠的鸣沙山更深处更高处进发,去感受属于这儿的一份静谧。
不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过一道山脊,我看见了在鸣沙山腹地,在那里,在鸣沙山群峰环绕的一块绿色盆地中,有一泓碧水形如弯月,这就是神奇美丽的月牙泉。它静静地躺在鸣沙山的怀抱之中,娴静而柔美,外形酷似一轮新月。小小的一泓清泉,像一个妙龄少女,温存地依偎在情人的怀抱中。月牙形的清泉,泉水湛蓝,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般的沙漠中。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伏,碧波荡漾,水映沙山,颇为奇观。细看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山坳随着泉的形状也成月牙状。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又向上涡旋,于是月牙泉周围流下来的沙子,又被旋风送回四面山脊,这就是泉水始终不被黄沙掩埋的奥秘所在。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运动,才使沙漠和清泉一直保持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天然共生共存状态。可以清晰地看到,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我极目远眺,天地豁然开朗,心胸顿时开阔,童心不由萌发!“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这是古人恰如其分的描述浪漫的月牙泉的文字,历代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赞不已。月牙泉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为什么叫药泉呢?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和七星草,专治疑难杂症,食之还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就被称为药泉了。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据说目前泉东西长余米,南北宽50余米,面积13.2亩,平均水深1.7米。月牙泉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有人说,月牙泉像一位绝世佳人的眼睛——是那样的清澈、美丽、多情;有人说,月牙泉像位窈窕淑女的嘴唇——是那样神秘、温柔、诱人;有人说,月牙泉是一牙白兰瓜——是那样碧绿、甘甜、晶莹。其实,月牙泉最像初五的一弯新月,落在黄沙里,成为敦煌八景之一的“月泉晓澈”。月牙泉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在有限的史料记载和诗词歌赋中,月牙泉一直是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月牙泉,梦一般的谜,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真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令人神醉情迷。
我坐在鸣沙山上尽情欣赏月牙泉美丽的面庞,眼前山色水光相映成趣,风光十分优美。此时和风吹拂,丽日与我为伴,偶过的一朵白云不好意思打扰我悄悄飘走了,眼前一闪而过的蜥蜴偏着头望了一眼我也溜走了。美丽的月牙泉又被誉为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睛,自古以来,鸣沙山和月牙泉相依相偎,千百年不变的“沙水共存、山泉共生”,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月牙泉不亏是天下沙漠第一泉,在这个酷热蒸发量巨大的大漠中,这是个水沙共生的千古神话,一段千年不移的真挚爱情。一座阅尽风霜的沙山神山,接受一湾清泉便展现出一片神奇苍翠的无限美景,真是令人神醉情迷的沙漠奇观。
下鸣沙山也是一件有趣的事,顺坡飞速冲下,身体随着惯性瞬间下落,两腿早已不听使唤。只觉耳边呼呼风声,两臂举起腋下生风,仿佛有羽化成仙飘飘然的感觉,不一会儿就冲到了月牙泉畔。眼前那微漾的潋滟清波,洗涤着我身心的疲惫,飞扬的轻风,轻抚着我沉重的脚步。月牙泉的无私,月牙泉的博大,凸显出浓浓的大漠情怀。月牙泉宽阔的怀抱里,洋溢着一股静谧的温馨。给人一种独特,一种纯净,一种神秘感,令人久久难以忘记。
走在归途中,我回首鸣沙山,高高的山上,无尽的山脊伸向天边,月牙泉已是看不见的,因为它早已隐藏在沙山的怀抱里了。暖阳西下,鸣沙山显得越发金碧辉煌,像金子般雕塑似的,给我带来无限的遐想——鸣沙山月牙泉的魅力就是如此观之不尽。
快乐的鸣沙山月牙泉一日游,真是难忘而甜美的经历。走进鸣沙山月牙泉,每一次都化为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在我的心灵深处。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作者简介
《豫苑文风》签约作者:
何玉新,年生,甘肃省敦煌市第二中学教师,敦煌市作家协会会员,工作之余爱好写作,几十年笔耕不辍,所写的散文、诗歌多以歌颂赞美家乡为主,作品文字优美,立意新颖,内容紧跟时代,深受广大读者喜欢。
往期链接荐读
何玉新《消失的打麦场》
荐读
何玉新《那双老布鞋》
哲思
何玉新《寒冬絮语》
荐读
何玉新《与党河风情线为邻》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