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的旅程,我们终于要和莫高窟作别了。再见,敦煌!再见,鸣沙山!
我向敦煌交到的朋友们一一道别。在互换了纪念品,一再地握手,不停地说再见。回顾这段奇妙的旅程,想一想在敦煌逗留的三天时间里,并没有看到吉普车三位司机的身影,他们大概去敦煌城里了吧。这一天一大早,那三位酒泉来的司机突然就出现了,各自坐在驾驶席上。上午八点整,我们从敦煌莫高窟的招待所出发。如果考虑到有两个小时的时差,这时确实是大清早,这真的是让人不得不赶快行动起来的事实。
其实在离别的时候,太过的不舍反而让人觉得难为情。我决定只回头一次。这也是吉普车开得很快的缘故。鸣沙山的石窟寺已变成一个个小洞穴。有了这段距离,我才松了一口气,没头没脑地喃喃自语道:“这就是历史啊……”
其实讲到底,事物无论在何处,都存在都承载着漫长的历史。即便是黄河那样的大河,也都屡次改易河道,于是相比之下,山岳承载着更为厚重的历史投影。何况在山崖上还留下了人类手工的痕迹,因此鸣沙山更可看成是历史本身了。前面那句话我并非只是信口开河,我把闹哄哄的、难以直抒的情感积蓄起来,经过整理,最终以语言的形式使之在笔下流淌而出。
喃喃自语之后,我似乎感觉某种附体在我身上的东西消解了。从4世纪到14世纪的千年岁月里,在这里开凿石窟的人们应该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吧。他们一定都祈愿天下太平,然而敦煌的历史却并不总是如人所愿。壁画中战争的场景屡见不鲜,战败被俘的画面,始终令人难以忘却。紧挨着《张议潮出行图》、《西方净土图》的是《军队操练图》。当初画师们在绘画这个不尽如人意的世界时,是否怀着描绘地狱之图的心态?对此,朋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咋们一起讨论讨论。
在前面介绍过的《游千佛洞》这首长诗中,还有以下诗句:霜雪时频易,兵戈代屡迁。汗尘迷净土,战血染流泉。鸣沙山渐渐远去,石窟寺的洞穴渐渐变小,天空云量颇多。此情此景,全都混杂在吉普车扬起的沙尘中,朦胧一片。那么看到这里,朋友你对敦煌莫高窟的感官如何呢?是否有兴趣去到那里游玩一番呢?而且对于这个神奇的地方,你有会如何谈论,交流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