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党河是一首交响曲,那么进入敦煌就开始了她最华彩的乐章。
大山大水大峡谷,瀚海绿洲珍禽异兽,大自然把所有雄奇的力量都聚合在这里,把所有瑰丽的色彩都泼洒在这里,让丝绸之路的明珠敦煌在沙水之间,璀璨夺目。
党河在敦煌收尾,并用她的余波,为敦煌生态书写出一篇灵动、浩瀚、神奇又馥郁的终章。
一面落在沙漠中的“镜子”
党河一路而来,进入敦煌,流入西湖湿地。
敦煌西湖,如同一面遗落在瀚海中的“镜子”。绿洲湿地镶嵌共存、珍禽异兽和谐共生,实属难能可贵。
为更好地保护这面“镜子”,早在年甘肃省就批准成立了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片湿地不仅是抵御库木塔格沙漠东侵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也是敦煌绿洲的生命家园。近年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这里落地生根,敦煌湿地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和美好风光是最有力的证明。
“在敦煌西湖湿地,80多名护林员肩负着总面积66万公顷湿地的保护任务,他们每月在这里工作20天以上才轮休一次。”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门关保护站站长何东说。
据了解,这些护林员每月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要入滩巡护。吃的蔬菜要从上百公里以外的敦煌市区运入。前些年陆续来到保护站工作的年轻人,因条件太艰苦,一部分人熬不住就离开了。22岁的金招4年前考入保护站。“刚来时觉得这里像孤岛,不习惯,和外界处于‘失联’状态。每次回家朋友都会感慨‘你终于下山了’。”
在西湖湿地,烈日落在露白处像一阵火燎。走在旷野中,蚊子就会潮水般涌过来。护林员有经验,即使再热也要穿上长衣长裤,戴上防蚊帽。这些无人区里的绿洲守护者,和千百年来戍守边塞的胡杨树、烽火台、汉长城一样,抗风沙、斗严寒,顽强地守护着敦煌绿洲。
20世纪初期,罗布泊湿地完全消失以后,敦煌西湖成为甘肃、新疆、青海三省(区)交界处野生动物的避难所。
“漠猫、猞猁、鹅喉羚、野马、赤狐等大量野生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在保护区管护中心监控平台能看到已濒危的种野生珍稀动物在这里栖息。何东表示,这些记录为野生动物调查提供了重要观测数据。
深秋的西湖湿地,大片的芦苇荡在长风吹拂下,一派泽国风光。鹅绒般的芦花掀起层层絮潮,红柳亭亭如盖,野生甘草葱葱郁郁。
“值得高兴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普氏野马经过试验性放归后9年的繁殖,数量由最初的28匹增加到现在的65匹。濒危物种野骆驼一次遇见数量由年的13峰增加到现在的48峰。”保护区总工程师孙志成介绍,现在保护区的湿地萎缩势头得到遏制,环境质量明显提高,野生动物增加了12种。“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守护好敦煌西湖这道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敦煌绿洲、敦煌文化及河西走廊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党河水库和它的守护人
党河水库,仿佛一块镶嵌在大漠戈壁上的美丽翡翠。
站在高大雄伟、气势恢宏的水库大坝上环顾四周,左岸卧佛山跌宕起伏、庄严肃穆;右岸鸣沙山绵延数里、蔚为壮观。远眺库内湖光潋滟、碧波粼粼,坝下党水北流、自成一景。
党河水库在距离敦煌城区36公里的党河峡口,年建成投运后,库容达万立方米,控制集雨面积平方公里,可拦蓄千年一遇的洪水。
每年的8月至9月中旬是党河水库管理所职工最忙碌的时候。“先排空整座水库,再借助自然回流之力进行排沙。每次排沙量可达万立方米,这样的排沙一年要进行3次。”党河水库管理所所长张斌说。
为确保灌溉进度,张斌每天要监测大坝沉陷、位移、渗漏、侧压管等实时数据,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让张斌时常处于危险之中。
8年防汛期间的一次放水,由于淤沙堵塞,阀门打开时猛烈的冲击气流瞬时打掉了张斌满嘴的牙齿。“看,我现在这一口牙全是烤瓷的。”张斌手指自己的牙齿,像是一个立功的战士亮出他的勋章。
已在水务系统工作20多年的张斌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环境。年春灌时,输水设施发生故障造成灌溉停水。关键时刻张斌和他的同事在水深七八米、仅容一人上下的通道内弯腰作业,从晚上10时到次日凌晨,连续抢修了近10个小时。
在年9月的一次排沙中,水流冲刷下来的柴草、石块、木头等再次堵塞了闸门,飞旋的转轮打伤了张斌的左臂,导致他左肱骨骨折。但他忍痛上完了阀门,确保了安全运行。“虽时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但作为党河水库的守护人,我们不能逃避也不能退缩,这是作为一个水利人应负的责任。”张斌表示,40多年前,敦煌人民用双手建起了如此雄伟壮阔的水库,现在只想把它守好,把敦煌人的饭碗牢牢端在敦煌人自己的手中。
年,党河水库被甘肃省政府确定为敦煌地区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成为敦煌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近年来,党河水库不仅发挥着防汛、排沙、灌溉、发电等基础功能,还肩负着保障城市人居饮用和保护敦煌绿洲生态环境安全的重任。
擦亮“敦煌之眼”
月牙泉是敦煌水利和生态的眼睛。
上个世纪,敦煌市月牙泉镇月牙泉村的村民用水还靠人工井水。
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景区资源保护所所长李海江负责每天观测水位变化。20世纪50年代,这里的水位在7米左右,水域面积25亩,60年代成了22亩。到了21世纪初,月牙泉遭遇了沙移水涸的风险。工作人员监测发现,鸣沙山对月牙泉形成夹持之势,敦煌之眼——月牙泉有“失明”之危。
如何擦亮敦煌之眼、呵护好月牙泉?
敦煌市开始对月牙泉实施保护和治理。8年,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屈建军带领团队,通过建立定位观测站点,并以计算机数值模拟等科学手段,最终找到了风沙问题的根本原因,解除了泉水被沙山掩埋的危险。
近年来,月牙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保护。敦煌市通过打造“人工戈壁”地貌,建立智能数字化水资源管理平台,完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监测网络,增加党河河道行水时间和下泄生态流量等一系列措施,全力保护和治理月牙泉,让敦煌之眼明亮如初。
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石琳说,通过科技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的合作研究,敦煌不但明确了沙泉共存的机制,而且开展了系列治理工程,取得了明显效果。“风的通道一打开,大风将沙子刮得离月牙泉越来越远,大漠奇观沙泉共存得以延续。”
相关措施的实施使得月牙泉变得更加“丰腴清丽”。
景区提供的数据显示,月牙泉水域面积由年约12亩扩大至目前的24亩。月牙泉水位明显上升,最深处可达2.2米。经过保护治理,月牙泉周边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展现出水草丰茂、鱼翔浅底的喜人景象。
如今的敦煌,沙漠雄奇与绿洲盈野皆可入画。山泉共处、沙水共生也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西湖湿地迁徙聚集的万千候鸟,党河水库湖光潋滟的生命之水,月牙泉边如纱如雾的摇曳芦苇,无不向世人展示着文化敦煌之外的另一个敦煌——生态敦煌、绿色敦煌和迷人敦煌。(来源:酒泉日报)
监制:冯颖超责任主编:杨红
编辑:王斌银
“敦煌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