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在河西走廊留下了浩瀚如烟的历史和文化遗迹,独特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也令甘肃成为了旅游大省。如今,很多人到甘肃旅游,都会对张掖丹霞,敦煌的莫高窟、鸣沙山、玉门关等景点充满无限憧憬,并在旅途中留下美好的旅行记忆。而对于伴手礼,大家似乎都忘记了唐代诗人王翰在《凉州词》描写过的夜光杯。夜光杯雕这项技艺,早在年就进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酒泉的葡萄酒加上夜光杯,堪称天作之合。夜光杯是琢玉而成的饮酒器皿,本身并不能发光。但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如果夜光杯能自己发光,那肯定是含有磷粉等成分的“赝品”无疑了。很多人对“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都不会陌生。只寥寥几笔,便鲜活地勾勒出了宏大的时代背景,同时也让人对夜光杯的神奇产生了无限遐想。既然如此,不如去酒泉夜光杯厂一探究竟。这夜光杯的原产地并非酒泉,而是来自更遥远的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最早是用和田玉雕琢而成。但在从西域运往中原腹地长安、洛阳等地的漫漫长路上,夜光杯难免损坏,令人惋惜。于是,人们便将玉石原料运到肃州(酒泉)再制酒杯。后来,工匠们干脆改用在祁连山开采的祁连玉制作夜光杯,如此一来,也将夜光杯雕这项技艺留在了酒泉。在酒泉夜光杯厂,体薄如纸,表面光滑细腻的夜光杯令人忍不住想要把玩。拿到灯下观看,只见夜光杯呈墨绿色,无裂纹和粘接的痕迹。拿在手中的触感是光滑细腻,有着柔和的玉质感,可见工匠对夜光杯雕技艺的娴熟。夜光杯的制作要经过30多道复杂的工序。首先要精选上乘玉料,经老师傅选料,再根据酒杯的尺寸切成不同规格的圆柱体。随后才能按尺寸制作毛坯,形成夜光杯的雏形。随后还要经过细磨、冲、碾、拓、抛光等诸多工序,再用马尾网打磨,才能制成一只晶莹剔透的夜光杯。现在,酒泉夜光杯厂有一间开放的制作车间为游客还原夜光杯制作的全过程。由于传统手工技艺对夜光杯原料祁连玉品质成色的极致追求,加之手工雕琢的限制,所以一只夜光杯对原材料的利用率只能达到60%左右。因此,夜光杯的产量很有限,珍贵自不必说。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生产夜光杯是流水作业,如果在某个环节出现差错,那之前的许多道工序也就等于做了无用功。碧绿的酒杯,晶莹剔透,圆圆的杯底上是纤细得仿佛一碰就会断掉的杯柱,薄如纸的杯壁几近透明,显得神秘又高雅。酒泉夜光杯厂在传承夜光杯雕的同时,也将技艺不断创新与发展,应用在中式杯、高脚杯、仿古杯及酒具、茶具、玉雕的制作中。伴随着丝绸之路旅游热的春风,曾经是古代王公贵族把玩的珍宝夜光杯,现已成为甘肃旅游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对于夜光杯这个伴手礼,您喜欢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