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沙沃图:来源网络在这个城市与沙漠相连的地方,绿洲与黄沙相伴,飞鸟伴驼玲起舞,沙漠的沙丘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丘脊线平滑流畅。在大漠深处的沙山之巅,可静观大漠日出的绚丽,目睹夕阳染沙的景色,久负盛名敦煌莫高窟就坐落在这里。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莫高窟,开凿得缘于一位法名乐僔的和尚。公元年,乐僔云游到此,忽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若千佛,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此后,许多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为了祈求前路的顺利、生意的发达,纷纷在这儿许愿开凿石窟,从十六国到元朝,莫高窟的开凿一直沿续了10个朝代。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有洞窟七百多个,壁画四万五千平方米、泥质彩塑两千四百多尊。“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这处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开凿于敦煌城东南二十五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南北全长近一千七百米,分布于高二十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层不等,有莲花柱石和舍利塔二十余座,还有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的综合性艺术,最大者两百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一平方米。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殿堂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四十余米、宽三十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由于石窟在崖壁上选址位置的高下与石窟营造难度、建成后的保存情况息息相关,所以早期石窟大多建在崖壁中层,一是便于避免下层水流侵蚀损害,利于建成后石窟的保存,二是此高度适中,便于石窟的营建。一个石窟修建后,同时代其它石窟便大多以此为中心,沿南北方向延伸修建或向上层、下层拓展。当然也有少部分石窟脱离当时修建的集中区域,建在别处的。隋代石窟就主要集中在南区中段第二、第三层,现存约一百个,保存完好的约八十个。隋唐是北魏之后佛教发展的又一个昌盛阶段,加上那时候国力强大,社会繁荣,艺术成就也登峰造极,莫高窟现存洞窟半数以上为隋唐所建。窟的藻井,虽然名为斗四,却只象征性地保留了覆斗形顶上方的一层四方形盝顶,顶内有抹角内缩的方形图案,但没有层层内缩的立体框架结构,也没有作为屋顶承重结构的功能。其对于斗四结构的利用与改造,是一定时期内石窟藻井装饰的重要形式,并且流传时间很长。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三十五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莫高窟是一座无价的艺术瑰宝,有十分丰富的建筑史资料,其中壁画描绘了成千上万不同类型的建筑画,有佛寺、城垣、宫殿、帐帷、烽火台、桥梁等等,还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部件和装饰,如斗拱、柱坊、门窗、以及建筑施工图,可谓是一部形象的建筑百科全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39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