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两年前,当我读到樊锦诗口述的《敦煌是我心所向》这本书时,我是多么的感动。她生在北京,长在上海,毕业于北京大学,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她却选择了自己最好的年华里最艰苦的地方,在茫茫黄沙中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敦煌。
她扎根大漠56年,守望敦煌,向世界展示敦煌最美的样子。于是,敦煌、莫高窟、鸣沙山这些范进士工作生活的地方,成了很多人向往的地方。石窟中的壁画举世闻名,奇特的鸣沙山与月牙泉水共存的美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鸣沙山位于敦煌县城以南6公里处。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是风和流沙堆积而成的。历史上有记载,鸣沙山在天气晴朗时会发出类似管弦乐的美妙声音,故名“鸣沙山”。“沙岭向阳声”是敦煌八景之一。
走在鸣沙山上,蓝天下,沙峰缓缓起伏。往下看,你会发现脚下的沙子不是同一个颜色,而是呈现出红、黄、绿、黑、白五种颜色。敦煌美妙的风景和灿烂的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无论太阳多热,人们都无法停下脚步。
月牙泉坐落在鸣沙山的怀抱里。泉水南北长近百米,东西宽约25米。因形似月牙而得名。虽然四周黄沙环绕,但月牙泉周边生态环境极佳。湖水清澈如镜,四周树木葱郁,水草轻轻摇曳。在沙漠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总是令人惊讶。
月泉阁,飞檐走角,建在月牙旁。古色古香,俯瞰亭子,鸣沙山尽收眼底。
对于从小生活在内地或海边的人来说,沙漠是难得一见的景象,波澜壮阔的海洋让人心情随之起伏。
风勾勒出群山美丽的曲线。远远望去,峰峦如刃,优美的线条在光影的作用下,出奇的柔和细腻。
傍晚的夕阳将沙山映成棕红色,明暗对比充满立体感,神秘而悠远,却又真实的美。
蹲鸣沙山看夕阳,月牙泉看星星。傍晚有最美的风景,人们一起爬上山顶,等待日落的壮丽时刻。
月牙泉静静的躺在鸣沙山的怀抱里,湖水平静无波,像一面留在人间的镜子。
夕阳西下,黑暗渐渐笼罩了这座山。鸣沙山像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宁静祥和。
游客像蜻蜓一样,在戈壁滩深处看到某一天的绝色风景。对于扎根56年的樊锦诗来说,每天都有风吹,每天都有美景。在无人探访的日子里,这条美丽的山河陪伴着她,默默回报着她执着的守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