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沙洲,是古丝绸之路的边关要塞,位于甘肃、青海、新疆的交汇点。目前是甘肃省的一个县级市,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他就是敦煌
曾经的敦煌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北靠林寻蛇区的北塞山,冬至峰岩突兀的三危山,西街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敦煌古什维三维地,春秋时是月支游牧民族呜呜生人的注目目的,后来为匈奴所拘,西汉张骞通西域,霍去病率兵进军河西,匈奴战败西迁,汉武帝元鼎6年,也就是公元前年,敦煌属酒泉郡管辖,并在敦煌设南北对峙的两大军事关爱,就是阳关和玉门关。
作为通西域的门户。公元前89年,敦煌从酒泉郡分出来,单独设句,这样敦煌就成为河西四郡之一。丝绸之路进入新疆的三条线路都以敦煌为出发点,东来西去的商旅,都要经过敦煌。
自汉唐以来,敦煌就成为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之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几通几绝,敦煌也呈现出繁华与衰落。
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可是到了明朝,明朝忙于经营水上的交通,而放弃敦煌。之后年敦煌旷无见志,千里河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敦煌变成了荒漠之地,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地走过了几千年的曲折历程,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敦煌灿烂的古代文明。
如今整修后的敦煌古城
又称仿宋沙洲城,古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踏入古城北宋时期的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5条主要街道,点缀以不同地域的过街楼、博庙、当铺货栈、丝绸店、酒肆、饭馆,还有住宅等等,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
敦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也是我国早期的佛教中心,世界各地的信徒往来不断,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小千佛洞,如颗颗明珠点缀在茫茫大漠之中。莫高窟是敦煌文化和艺术的中心,公元年,岳尊和尚西游来到敦煌古城东南见千佛闪耀,心有所悟,于是凿下了第一个石窟。从16国到元朝石窟的开凿一直延续了10个朝代。虽然莫高窟经过风沙侵蚀,但仍保存着10个朝代的洞窟个,窟内壁画多达45,平方米,彩塑有3余身,还有唐宋窟檐木构件5座,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民俗的内容。
另外还有藏经洞发现的四五万件手写本文献及各种文物,其中有上千件捐画、版画、刺绣和大量的书法作品。如果把所有的艺术品一件件陈列起来,便是一座超过25公里长的世界大画廊。因为莫高窟这座曾经辉煌灿烂而又沉寂了多年的古城,再次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在敦煌市区南5公里处还有一处奇观——鸣沙山,整个沙山体由细米粒状的沙粒集聚而成,狂风刮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清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鸣沙山。时至今日,有关鸣沙山的飞沙鸣响之谜仍没有确切的定论,或说是静电发生,或云是摩擦引起的声音,也有解释说是共鸣造成的,不一而足,让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奇妙。
沙山之中有一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这就是月牙泉。月牙泉南北长近米,东西宽约25米,令人称奇的是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不仅没有被黄沙埋没,而且常年清澈明丽,堪称是奇观。鸣沙山月牙泉、山泉共处,沙水共生,这里成为国家重点的旅游名胜区。
除此之外,玉门关、阳关敦煌博物馆、汉长城西迁佛洞,河仓城、白马塔、玉门关、雅丹魔鬼城、悬泉置遗址、雷音寺,西云观,渥洼池,三危圣境、沙漠森林公园,还有瓜州、锁阳城、榆林窟、桥湾城、瓜州博物馆等,都是感受敦煌艺术而不可错失的盛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