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癞风的治愈率 http://m.39.net/pf/a_4686881.html

峥嵘敦煌

陈胜

记忆深处,总有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我知道,不唯独我有这样的念想,它还是很多人共同追寻的迷梦。

飞天自在起舞,党河涓涓流淌。这里是唐朝的沙州,汉朝的敦煌。

它是丝路明珠,是文化圣地,也是艺术宝库,是无数代人的追求与信仰。

想到它,一连串的文化符号就会自然跃出,敦煌文书、莫高窟、阳关、玉门关……无一不令世人惊奇。鸣沙山、月牙泉、胡杨、红柳……一个个充满梦幻的字眼,怎能不令人驻足流连?

西汉的敦煌,是著名的河西四郡之一。“敦煌”这个美好的名字,东汉应邵解释为:“敦,大也。煌,盛也。”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都是曾令人热血沸腾的地方,它们无数次地出现在汉朝以来的诗赋和史书中。河西四郡加上敦煌以西的阳关和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想着都气势如虹,真的去看了,会发现比想象中更加震撼。

党河在玉门关附近与疏勒河交汇,造就了天下闻名的敦煌绿洲。唐朝的敦煌,尤其是安史之乱前的敦煌,居于丝绸之路咽喉要地,既为一方重镇,也是繁华都会。“村坞毗连,鸡犬相闻,佛塔遍地,市场广大,家给人足,焉然富庶。”“男耕女桑不相失,百余年间未灾变”,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史载“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战火频仍,物资囤聚,人员往来密切,文化交流频繁。有如风暴中心的平静,这里竟获得了难得的安宁,迎来了史上最辉煌的岁月,成了真正的“沙海天堂”“暮光之城”。

一、敦煌

万里戎机,关山若飞。朔气金柝,寒光铁衣。敦煌(沙州),镌刻着戍边将士的峥嵘岁月和家国情怀。薛逢看惯金戈铁马,刘禹锡念此快意人生。岑参欣慰于战地民生暂时的祥和,自如从容。

杂曲歌辞·凉州词

唐·薛逢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

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和滑州李尚书上巳忆江南禊事

唐·刘禹锡

白马津头春日迟,沙州归雁拂旌旗。

柳营唯有军中戏,不似江南三月时。

敦煌太守后庭歌

唐·岑参

敦煌太守才且贤,郡中无事高枕眠。

太守到来山出泉,黄砂碛里人种田。

敦煌耆旧鬓皓然,愿留太守更五年。

城头月出星满天,曲房置酒张锦筵。

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

醉坐藏钩红烛前,不知钩在若个边。

为君手把珊瑚鞭,射得半段黄金钱,此中乐事亦已偏。

二、阳关

作为扼守西域进入河西、中原门户的阳关、玉门关,总与战争厮杀相联,战地秋风悲壮决绝,常让人难以潇洒。

阳关孤远,使命艰险。一别更不知何日再见,甚至能否再见?请饮送行酒,为君壮声色。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

阳关独有景致,李昂说“春云不变阳关雪”,骆宾王言“阳关积雾万里昏”。更多的时候是军情紧急无暇欣赏,或思乡情切无心顾及。

乡关难觅,家书隔年,直令人肝肠寸断。崔湜“流涕望阳关”,冯延巳“阳关一曲肠千断”。归期遥遥,望眼欲穿,岑参“发到阳关白”,崔仲容“满眼阳关客未归”。

三、玉门关

岑参言“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王之涣感慨“春风不度玉门关”。戎昱遥望“迢迢玉门关”,骆宾王“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唐彦谦难忘铁血,“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

站在这座古老的关隘前,胡曾思量着杀敌报国功成名就后,可以凯旋荣归;以身许国的戴叔伦却甚是达观,就没想着活着回去;平和的高适,思绪早已随着胡人羌笛,渐渐飘远。

咏史诗·玉门关

唐·胡曾

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

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

唐·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唐·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四、莫高窟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莫高窟,不仅有举世闻名、精美绝伦的壁画,更有一千多年持续兴建的不朽精神传承。

敦煌文书里,有唐朝诗人描绘过莫高窟修葺后的宏伟气象,作者姓名虽已失传,但诗人心胸被佛光所净化后的清欢,却是我们仍能感受到的。今人赵朴初先生曾身兼佛教领袖,对此间特殊的情怀,也炽热地显露在字里行间。

莫高窟咏

唐·无名氏

雪岭干青汉,云楼架碧空。

重开千佛刹,旁出四天宫。

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藂。

洗心游胜境,从此去尘蒙。

莫高窟

赵朴初

莫高窟,举世莫能高。

瑞像九寻惊巨塑,飞天万态现秋毫。

瞻礼涌心潮。

雪融清流,宛如玉带。戈壁诉说着绿洲峥嵘,细流记录着大漠苍桑。

敦煌石窟,文书耀世。造像铭记了虔诚信念,经卷见证了学问流长。

十六年前,我亦曾行过这个所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浮生如梦,那令人沉醉的朦胧月色。这晚风,曾吹拂过汉关唐将,也将历史的温度送入我辈泱泱百人的心田。酿皮、黄面、杏皮水,粉汤、合汁、拨疙瘩,它们曾满足了戍边将士的胃口,抚慰了他们的远征辛劳,也成为我们西行访古的纪念。

风骨难逝,风味犹存。

莫道思乡苦,都是漂泊人。

作者简介:

陈胜,笔名长安江伦,中学高级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化学者,TEDxZhengzhou演讲嘉宾、大型纪录片《河南历史文化博览》解说嘉宾。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长于散文、诗歌、历史传记创作和隋唐史研究。著有新人文畅销历史读物《大隋雄主杨坚》(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唐风烈烈》(郑州大学出版社),传统文化微读本《揭秘中国古代科技》(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诗集《往年他岁》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