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汽车文化原创]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但也谈不上是撒野。它更像是敬畏自然,尊重人类创造新生活时付出的努力以及慰问探索创新的一次综合之行,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全新奥迪Q7陪伴之下完成的。我们走过了黄沙漫天的敦煌、驶过青藏高原东沿的柴达木盆地、见证了荒废三十年的冷湖石油小镇以及为水上雅丹以及红崖地貌留下了一声奇叹,终归这是一场美妙的旅行……
说实话,笔者很久没有出过涉及如此之多自然景观的车企活动了,这也是“疫情禁足”后第一次踏上大西北的土地,据说全程将会在甘肃和青海省境内行驶超越km。对于全新奥迪Q7来说,无疑这趟征程的主题与探索相关,这也是奥迪ADE驾控培训课程当中除了赛道、冰雪之外又一重要的体验方向。
奥迪奥迪Q7(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在图片上右键删除询价)
落地敦煌的过程倒也没什么可说的,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从首都机场T3航站楼出发时电子 在这座基地中,人们能够沉浸式地体验航天员生活,譬如食用“航空餐”。虽然和真正的航空餐有着千差万别,但这种风格化的周边体验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里的“酒店”采用了太空舱的形式,价格据说也不便宜,但重在体验。我们到来是正午时分,在简单地进行了参观和用餐之后便重新整备车队,回到了“火星一号”公路,继续探索周围的雅丹地貌,随着车队一起登上了附近的俄博梁景观区。
在车队向受风蚀作用的雅丹高峰攀爬时,除了quattro四驱技术的加持以外,全新奥迪Q7的四轮转向技术也算是在狭窄的石峰中穿行的一大利器。在低速行驶时,为了减小转弯半径,后部车轮可以向前轮转向的异侧转动5°,高速时为保持转向稳定性则会同前轮一起同侧转3°,这可以让驾驶者在恶略条件驾驶时体会到更为灵动的操作感受。
登上俄博梁观景台,在几十万年前水蚀与风蚀作用之下的雅丹地貌无比壮美。而在远处辽阔地貌上还有如操场跑道般的湖面水轮,这是曾经的湖水快速蒸发后留下的地表印记。而中心颜色更重的则是最晚干涸的湖心位置。据通行的地貌专家讲,这片湖泊消失景观很少见,此过程距今应该也只有几十年。
为了再一次证实俄博梁地区雅丹地表下有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这口打通了几十年的井口依旧在不间断的向上喷涌着,洒落在表层的泥水会很快深入土壤,构成着一次次水势循环,而这便算是俄博梁地区不多见的人文自然奇观了。
离开坐落在山体之上的雅丹群,车队继续行驶上了G国道。在离开火星营地后百余公里后,地势回归了平坦。出现在航拍器中,被细长的填埋公路分割开来的便是双色湖。由于人工盐碱池的加入,小面积湖水中水质颜色更发翠绿,而自然淡水湖中则呈现的是深蓝的颜色。人为分流盐湖区的做法在这边非常常见,也正因为晴天时倒映色彩的不同才被人们冠以了“美丽双色湖”的名号。
也许是由于地势形成时低洼流域各种冲刷的缘故,这里的雅丹地貌与俄博梁地带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们体积更小也更为圆滑,没有山峰耸立般的雕塑质感,向导们通过车载手台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平坦地势风蚀作用更强而来的结果。是的,每年这里的风季足足可以超过三百天之久。
这样的雅丹风格着实不多见,直到年,无人区迎来了一次新的发现,仍未退去的湖水包裹着裸露地表的雅丹岩层,那时人们才如此奇特的景色挖掘,并依此取名为:水上雅丹。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地貌爱好者必将光临的游玩景点,也许在几十年之后,这样难得一见的景观也将消失。“看一眼少一眼吧……”
在水上雅丹群中度过的一晚应该是整个行程最贴近大自然的一次了。房车露营、星空美景,甚至还有伴随着开羊仪式后的篝火晚会,是的,如果夜里的狂风再小一点的话,这个夜晚也许会更加完美……
“航空餐”与俄博梁的无尽之水
次日从房车中醒来,干燥的雅丹地貌居然下起了两阵湿润的细雨。用完早餐,回到一台台已经陪伴我们丈量过六百多公里特殊地貌的全新奥迪Q7上来,去探访仅剩一日的红崖地貌穿越探索。
在青海这条路况不错的国道上行驶,当车辆处于舒适模式,车速长时间保持在km/h以上时,全新Q7搭载的这套空气悬挂系统能够将底盘下降15mm;当时速超过km/h可以下降40mm,达到最低状态,以此来保证高速行驶时的车身稳定性。
离开国道,车辆再次驶入了非铺装路。红崖地貌的形成因土壤之中的碱与高量铁元素相关。而我们来到的这片位于距小柴旦湖不远的红崖景观相当壮观,面积上足足有超过平方千米,并且地势起伏不定,对于很多越野玩家来说,穿越一次红崖地区也要消耗掉他们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
红崖当中的土质很松软,并且非常黏腻,也毫无植被覆盖,尤其是边缘部分当受到重力时极易坍塌。因此在红崖地貌中攀爬时还是具有一定危险的,这也是此地长时间以来都是无人区的一大重要因素。
经过了一上午的奔波,主办方为到访红崖的我们准备了一场美食惊喜:红崖西餐,当然这个名字是我起的。不过从实际感受看来,能够在如此奇特的地貌中享受到一顿地道的西餐还真是一种未曾有过的体验。
由于红崖内部地势起伏不断、并且有着超越m的海拔,通行同行中有不少人在攀登过后便出现了轻微的高原反应。好在不用刻意紧张,在吸氧外加稍作休息后方可恢复,很快便再次回到了拥抱美食的状态当中……
美餐过后,一整个下午的红崖穿越过程对于我们刚刚吃饱的胃来说是一次赤裸裸的挑衅。其中几条穿越线路相当险峻,这对那些专业级甚至是高阶改装的越野车来讲都有着不小的挑战,当然这不仅是对车更是对驾驶者经过这几日越野培训后的一次“报告演出”。
由于没有像沙漠中过分松软的沙质路况,因此车队中所有全新奥迪Q7均将胎压略微放置了1.8bar左右。虽然起初的这段红崖穿越路线看似波澜不惊,但在车辙左右布满着尖石,因此在高速驾驶时驾驶者要万分注意,并处处小心。
在红崖穿越的中部,地形开始复杂化,很多高角度、炮弹坑甚至是轻中度交叉轴路况相继扑面而来。这时可以通过车内的驾驶模式选择按键将车固定在越野模式,此时车辆在空气悬挂的作用下底盘被升高25mm,并且还可以进一步选择“抬升模式”,这时车辆相对舒适模式升高共计50mm,以此在最小离地间隙、车辆接近角、离去角数据上均有明显提高。
或许这些动作看起来对于任何一款城市、公路属性的SUV来讲都是一场噩梦。虽然本次全新奥迪Q7车队均采用的是原厂轮胎,但是在面对诸如此类的越野路况时,这套配备机械式托森中央差速器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可算帮了大忙。
这套全时四驱系统能够根据路况的不同,前轮可以在15%-70%,后轮30%-85%之间调节动力分配。机械式的中央差速器与各个车轮上的电子辅助限滑机构能帮助全新Q7在四个车轮不同时具备抓地力时完成脱困。
在车辆位于越野模式下,面对一些起伏很大的坡度时,陡坡缓降功能会及时介入,控制车速。这样一来,对于一些越野驾驶经验不足的人来说,可以降低甚至避免因快速下坡时造成来的车损。
在如此的地形中,凭借着原厂大尺寸、低扁平比的轮胎还能够有不俗的越野能力展现,也证明着全新奥迪Q7不仅是一台在公路行驶品质上无可挑剔,并也可以进行中度越野穿越体验的车型。
重新再一次返回国道,已经接近这次三天行程的最后一段旅途了。从越野穿越中放松下来,再一次拨弄全新奥迪Q7的这套MMI系统,激活了前排座椅的按摩功能,重回到豪华享受氛围当中。
奥迪奥迪Q7(询价模块,请勿手动编辑,如需删除,请在图片上右键删除询价)
此次,我们从甘肃省敦化出发,翻越了当金山山口,到达阿克塞。随后记录了衰落三十年的冷湖石油小镇,到访火星营地,见证了俄博梁的巍峨雅丹群与水上雅丹的奇景。最终穿越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红崖地貌返回城市格尔木……
编辑点评:从格尔木飞离大西北,这趟与全新奥迪Q7一起走过的一千公里行程令人受益匪浅。它之中包含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对人文过往的追忆,以及对未来探索的徜徉。这虽然不是一趟超高海拔的驾乘体验,但紧凑的行程以及多种路况也对人和车发来了无尽的挑战,但困难最终得到了一一化解,积淀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精彩内容回顾:
新款奥迪RS家族正式开启预售82万元起
新款奥迪S家族正式开启预售47.5万元起
爱卡帮你淘美女一手奥迪A3竟是这样的
多半天的红崖穿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