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放在唐宋诗人中或许难以占据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他的人生足迹较为独特,以边塞诗闻名的他两度出塞,领略过当时鲜有人涉足的塞外风光,也留下不少佳作名篇。33岁的岑参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从西安出发,一路涉足天水、陇西、山丹、酒泉、敦煌、鄯善、托克逊、库尔勒、库车、张掖等地。其中《逢入京使》便是途经酒泉所作,“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如今读来依旧别有一番滋味。
岑参的第一次出塞心怀远大,却理想未成,短暂一两载便返回长安,其间与李白、杜甫、高适同游,半隐于终南山,而后任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此次岑参的路线与上次稍有不同,户县——西安——天水——临潭——兰州——武威——哈密——乌鲁木齐——吉木萨尔,再次踏上征途,诗人用“连年见飞雪”、“沙上见日出,沙上见日没”等诗句传递塞外风貌。在轮台,也就是今天的乌鲁木齐,为将士出征写下其边塞诗代表作《轮台歌送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及《走马川奉送出师西征》,后武判官归京在此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其送行,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传诵古今,西域八月飞雪之景尽染纸上,“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寄托离愁也不失浪漫瑰丽。
岑参的第二次边塞之行颇受重用,怀着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久佐戎幕,体验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从他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作中可见边塞风雪生活中的独特乐趣。古时候除了将士出征,商人经商及政客往来,普通百姓几乎不涉足此地,如今这片领域已经踏过无数旅人的足迹。
路经酒泉,为瑰丽的艺术宝藏敦煌驻足。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然风光奇特迷人。敦煌符号莫高窟,被推崇为中国古代最灿烂文化遗迹,入口洞内利用数字展示效果投影顶部播放宣传片,电脑特技呈现隐藏景象,让人身临其境,游客禁止拍照,只能将这份神秘的美藏在心中。对外开放的八个洞内分别藏有经书、绢画、壁画,但是必须跟着讲解才能体会这份宗教文化的厚重。
莫高窟西侧风吹鸣响的鸣沙山,沙峰如刀刃“经宿吹风,辄复如初”,骑着骆驼从门口到北麓月牙泉,有沙地越野、滑翔机之类的游玩项目,只不过门票、骆驼、其他游玩项目都是单独收费,想要看沙山日落还得徒步爬到更高的顶峰。被沙山环抱的月牙泉边修葺着阁楼庭院,宛若沙漠小城,大漠羌笛声中的一段江南牧笛声,婉转清扬。月牙泉水原来自从地下渗出的流疏勒河水,但千年沙丘移动、河水改道,如今地下水稀少,多是人工灌注,只那星辰下的一弯“新月”还似当年模样。
让岑参留下多篇边塞名作的乌鲁木齐是整个新疆的序,无论你的目的地是何处,都要从这个序开始。从古至今,它始终披着个性独特的异域面纱。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是今天游乌鲁木齐的必到之地,各色烤馕摆满小摊、烤肉摊、民族乐器、布料,商贩们都很热情亲切,这片街区便是浓郁的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的缩影。
距离乌鲁木齐市区南边四五十公里便是天山大峡谷,自然风光的迷人才是新疆真正令人沉醉的地方,它绝不单单是诗人笔下的“平沙莽莽黄入天”,也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能言尽的美,终年积雪的山峰冷峻孤傲,山脚下稀落的毡房、褐色土地却显温暖烟火气息,独特而迷人的地貌,这片塞外景象让诗人的诗境开阔、泛远,充满奇情异采,也令今人心境旷然,宁静致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