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一词,最早是出现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中,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直到公元前年,汉朝才正式设立了敦煌郡。在古代,人们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从此就揭开了敦煌神秘的面纱。

敦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他地理位置十分奇特,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平均海拔米。他奇特的地貌和独特的文化环境,因此造就了他别具一格的壮丽景色。来到敦煌,你必定得去见识敦煌才有的风景。敦煌不同于成都和桂林等内地的一些城市秀气静美,你身处敦煌能感受到的只是一股历史的沧桑肃然和大西北的辽阔。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和丹霞地貌这些景点没有郁郁葱葱的树木,也没有清澈碧绿的湖水,它们所能带给你的是一种磅礴大气,一种让你肃然起敬的震撼。

说起敦煌可能最有名的就是莫高窟了,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镇而得名。它是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莫高窟全长一千六百米,现存石窟个,壁画总面积约平方米,泥质彩塑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置身其中,你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些壁画,这些佛像,都是他们一笔一划一刀一刀凿刻出来的,让你不由得感叹我国古代人巧夺天工的超然技艺。

而鸣沙山,就在莫高窟的后面。鸣沙山,鸣沙山,自然是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山由流沙积聚而成,因为山上的沙子分子间距较大,有孔洞,风穿过沙子引起沙粒震动共鸣,听起来嗡嗡嗡作响。“沙岭晴鸣”被称为敦煌的“八景”之一。

在鸣沙山怀抱中的就是月牙泉了,整潭泉水清澈无瑕,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月牙泉有着“沙漠第一泉”之称。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它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敦煌的“八景”的又一景就是丹霞地貌了,可能咋一听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如果提起它的另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相比大家就会记得——魔鬼城。魔鬼城位置在古玉门关外,而丝绸之路北线正是由此通过。其实魔鬼城并不是真的住着什么妖魔鬼怪,只因其走向与盛行的西北风向垂直,而与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因此形成了怪异的形状,故名魔鬼城。你来到此处就可以发现大自然的造化是有多么神奇,无论人类科技再怎么发展,有些东西始终无法超过大自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