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倦了两点一线沿途的城市建筑,看腻了千篇一律的灯火霓虹,来到这里,我更想留下,仍由思绪随着风沙飘向远方。在甘肃,深度体验西北风情,感受不一样的世界,享受不曾带来的震撼。
月牙泉西北那么美,我想去看看,其中不得不提到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的敦煌鸣沙山月牙泉。不要说等有机会了一定去看看,也不要给自己找托词,机会是可以自己创造的。
沙漠记得前阵子有看到报道的洪水冲毁掉唯一进入莫高窟参观的公路的时候,我刚结束了那段甘肃之旅,心中不胜庆幸,还好我走在了机会的前面。又记起巴黎圣母院失火的事情,令人惋惜。
有的东西,不知道哪一天会以什么样的形式离开我们的视野,得知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已经无济于事。未知情况的不清楚,但是,这个正在消逝的塞外风光却在那儿等着,看一眼少一眼,别让遗憾留在心中。
月牙泉月牙泉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月牙泉镇,它四面流沙环抱,却还能千年遇强风而不被填掩,泉中还生长着药植和鱼,故称“药泉”。更是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
鸣沙山鸣沙山又因其风起沙流成响闻名,连绵不断沙山中间包裹着一泓形状酷似月牙的清泉。泉里鱼影摇曳,泉旁植被丛生,流沙河泉水之间仅相隔数十米,大自然的创造总是这样的出人意料。
曾有诗绘“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它是沙漠与绿洲的完美结合,不仅与莫高窟景观融为一体,而且还与敦煌城南一脉相连形成绝妙之景,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骆驼队伍伴随着驼队深入腹地,闭上眼,驼铃阵阵不绝于耳,总有一种踏上丝绸之路,商队来往络绎不绝之感。缓缓登上鸣沙山,视野逐步开阔。沙漠之中,一池清泉,这片荒凉的旱地里却藏着盎然绿意,这强烈的对比是如此震撼人心,让人忍不住靠近它,想要一探究竟。
月泉阁靠近月牙泉,有着一组古朴雅肃、错落有致的建筑群,里面“月泉阁”静静地矗立,像是在观望来往的游人,又像是守护着这方清冽。
透过雕花窗向外看去,不再是江南呢喃,美人芭蕉,只有金沙迭起和湛蓝如洗,种种视觉冲突让人耳目一新。长长的廊桥,烈日下,沙海中,梦里驼铃在鸣沙山的怀抱里缠绕回响,大概龙门客栈的感觉就是这样吧!
月牙泉鸣沙山遥遥望去,连绵起伏的沙山给人一种不太真切的感觉,只有登上去才足以窥探沙海清泉。好在设有软梯,顺势而上,每每升高,回头一下,景致越来越好,动力也逐步增加。
登顶漫步,黄沙细软舒适,环顾四周,脚印一深一浅,晃晃悠悠,印刻着夕阳和时光。那湾清泉就安静的躺着,从斜阳夕照,到暮色降临,再至漫天星河。坐在顶端,我想任由时间溜走,好似什么都不再紧要。
足迹景致再美,也抵不过严峻的现状。虽有飞沙不落月牙泉之说,但是鸣沙山的移动也一点点逼近威胁着月牙泉,泉水面积和水位都在大幅缩减,着实令人惋惜。
据工作人员介绍,已经采取“节水”、“补水”、“引水”等多种方式对月牙泉进行紧急治理救护。这颗“沙海明珠”还能存在多久,谁也说不清,或许就是看一眼少一眼了。
日落亲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之景,身临其境才心领神会余秋雨先生的《沙漠隐泉》。
大多游人都是选择早晚时间来观赏日出、日落。所以才有特别的人性化的一个入景制度,离开景点的时候可以录入个人信息,三日之内还可以二次进入景区。不用把自己弄得太忙碌,停下来,慢享塞外风光,把这个正在逐步消逝的绝妙之地印刻在心。
沙漠跟着驼铃声,这一次给自己一个机会,在甘肃,让心挣脱束缚回归大自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