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有两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

对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大多数人都很熟悉,它被冠上了很多名号:新疆乃至全国的第一大沙漠;世界第十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这些名号的光环让它一直处于自然的舞台中央,接受人们的膜拜和追捧。

流动沙漠的性质注定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很难存活各种动植物,于是它也成为了生命的禁区。然而,随着石油的开采,这里已建成两条半的沙漠的公路,还有一条半已提上了日程。为了保证沙漠公路的畅通,石油单位在第一条沙漠公路上种植出了一条生命的长廊。

这条生命的长廊如今已变成一条绿色的大动脉,这条大动脉不仅留下了石油工人,也吸引的大批的游客。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而位于准噶尔盆的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尽管它有着中国第一大固定、半固定的沙漠之称,可是却是新疆及全国的第二大沙漠。第二便决定了它的光环并不那么耀眼,注意它的眼光也并不太多。而且相比塔克拉玛干而言,它太小了,小到它的面积只比塔克拉玛干面积的零头大一点。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里的植物

虽然在年,这个有着沙漠血脉之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被评为了中国的五大最美沙漠之一,但我在翻阅了很多介绍新疆风光的书时,几乎都看不到它的名字,偶尔看到也只是被一带而过的。比古尔班通古特还小的鸣沙山和沙坡头由于近年来人们对它们的宣传,它们名气还要更大一些。

我想也许就跟它的状态有关——固定、半固定。其实,对于人类来说,防风固沙一直是人们对沙漠治理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对于越难征服的,人们就会越在意,而那些本身就没有危害的,常常会被人们所忽视吧。

古尔班通古特也许就是如此。

这个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中央的沙漠,是由四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而北部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这如同一个母亲的四个孩子,分散在四方,却又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家。

古尔班通古特,是蒙语,古尔班意为三个,通古意为芨芨草,古尔班通古特也就是有三个芨芨草的地方,除此而外,古尔班通古特还有一种解释是:野猪出没的地方。然而无论是哪种解释名称,我们都可以看出沙漠的状态,这里并非生命的禁区。

如果你不走近古尔班通古特,你可能以为它并不是沙漠。这里有海子,有多种植物和近百种的有蹄类动物及鸟类等。

年和年的十月,我曾两入沙漠之中,目的地是沙漠里的东道海子。

东道海子是乌鲁木齐河下游的尾闾湖,这里的水多为天山雪水随乌鲁木齐河流入猛进水库、青格达湖水库、八一水库、天然降雨及上游的农牧业灌溉剩余水流入北沙窝汇集而成。(对于这里的详细记述,我曾经在《写不尽新疆的“五湖四海”

东道海子——藏在沙漠深处的乐园》里有记述。)

东道海子是一片很大的水域

可是那两次回来之后,总感觉自己进入的一片假的沙漠。毕竟塔克拉玛干式的沙漠已深入了人心。

而在年那次的进入,我发现的这里已被工业废水污染,心中便对此有所抵触。可是每次看到地图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这几个字时,又总是心生向往。我实在是想去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样。

终于,这个愿望在今年的清明节后实现。

然而在询问走的线路时,当家的说第一站:东道海子。看来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是不能绕开这个海子了。

车从五家渠团拐入荒漠之中,我忽然发现这里的路要好走了很多,这条路基已稍有雏形,看样子这里要修路了。果然,当家的说,东道海子要修成景区了。

这里将修成景区

既然要将此处打造成景区,那么这里的环境一定治理的差不多了吧?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没有把这里好好利用,实在浪费了这里的好资源。就如甘肃的月牙泉,虽然有佛教神话的加持,但由于当地的精心维护,那里已然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圣地。

东道海子的春季

其实在新疆,沙漠里海子并不是独此一处,在塔里盆地边缘的罗布泊,也曾是沙漠里一片烟波浩渺的水域,世世代代的罗布人都靠着这片水域生活,他们也成为了新疆这片土地上原始村寨的守护者。

只是由于塔里木河的断流,曾经的海子干涸了,那里也就成了真正的死亡之地。

而东道海子,我却希望它能永远地留存下去。

车随着沙丘的起伏一上一下,到达高处的时候,已远远地看到了水光在沙漠里闪烁。

东道海子到了。

车还未到水边,远远地已看到了空中的飞鸟。不知是不是已到了飞鸟飞走的季节,这里鸟已不太多,我还记得13年来此处时,尽管水质已不是很好,但鸟儿还是很多的。

东道海子中飞过的鸟

而此时......下得车来,我奔向水边,岸边的水面仍然飘浮着一层一眼就能看出的,并不干净的污染物,然而,相比之前我们见过的,已经好的太多,而且这里的空气也好了许多,没有了刺鼻的味道。

岸边和水中央分布着金黄色的芦苇,这个时候,芦苇还未返青。

身后的沙漠里长着沙漠植物,那些长势高大的胡杨树上更建着许多的鸟窝。未来随着这里的环境改善,这里一定会成为鸟类的天堂,而到那个时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将不会是梦吧。

树上的鸟窝

东道海子是鸟类的天堂

即使是第三次进入古尔班通古特,但是对这里我仍然没有找到沙漠的感觉,这里的植被太多:红柳、苦艾蒿、沙枣、大黄、毛菜、白蒿、蛇麻黄、囊果苔草、大芸、黄芪、胡杨等等等等,这些植物将这片沙漠牢牢固定在了这里。

在《中国地理》杂志年的第10期里,曾有一张这样的航拍相片,从高空俯视这片沙漠,在一片金黄的大地上,那些由植被、地衣及砾石在沙丘的沟壑间组成的一条条如同人的脉胳一样的枝干,就像树木的树枝,又如人体的血脉,就这样纵横交错,从沙漠的一边伸入腹地,那里仿佛流动着的,是一道道生命的血液,于是沙漠血脉便成了古尔班通古特的别称。

航拍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国地理)

在奥维地图的地形图显示上,这片沙漠似一张被织就的大网,纤陌相通,纵横交错,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层又一层形成沙浪一样的沙丘完全不同。

奥维地图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形图

奥维地图上显出的塔克拉玛干地形

但是当我们行走在这其中时,却无法感受这血脉的魅力。

我本以为离开了东道海子,前路便是会是茫茫沙漠,看不到人烟也找不出痕迹,然而,我的担心还没有完,一队越野摩托轰鸣着从我们身旁驶过,那些身着车手服的人们,站在摩托车上,就这样从我们的身旁呼啸而过,引得一众越野车司机们个个侧目。有几个人还悄悄地摸了一下自己微凸的肚子......

骑着摩托去穿越

摩托车消失的地方,一条路清晰可见。

在来之前,我曾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来研究奥维地图,尽管当家的已告诉我,一路都有人带队,可是我还是想试试看能不能在地图上找到一条路来。而眼前的这条路正与我在地图上打的点重合,这也许是因为这条路已是一条比较成熟的路线吧。

我们翻过一道又一道的沙丘,在这条路之外的沙漠中长着各种我叫不出名的植物。天空即使并不晴朗,然而气温却不低,很多的人都已短袖上阵。我看着沙地上的那些植物,真的很怀疑,它们是从哪里汲取的水分?

沙丘并不好走,总是有车被陷在沙地当中。趁着他们在救援的空当,我也跟了过去,车轮飞转,卷起了地上的沙子,几圈之后,一些颜色稍深的沙子露了出来。我试着用手挖了挖,果然,几下之后,便挖到了带着湿意的沙子。是了,这些沙漠里的植物就这样将根深深地扎在沙漠之中,即使天不下雨,沙里储存的水份也足够它们生长很长时间,而这些水份便来自冬天下的大雪。有人曾在冬季来过这里,他们说这里雪的厚度可以直到大腿。

冬季沙漠里的雪很厚

是雪储存了沙漠里的能量,它们又在冰雪消融之后,让这些沙漠里的精灵固定住了流沙的运动,并在这张金色的画纸上,画下了一条条的经脉,最终完成了这幅壮丽的沙漠血脉图。

没有人能与大自然这个天然的大画家相比,不,应该说,不能与大自然这个天然的艺术家相比,在新疆有很多壮丽的景色,都是大自然的手笔,我们除了感叹之外,便是庆幸生长在这片土地之上。

当夕阳渐渐落入了地平线,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腹地,这里的气氛却刚刚燃起沸点。

音乐开启了沙漠的狂欢。

当所有的人酒至半酣,这里已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歌声、音乐声将这里变成了一个最民间、最广阔的嗨歌场所。

最广阔而又最民间的嗨歌厅

尽管穿越的路线并没有想象中的艰难,然而对于很多第一次走沙漠的司机来说,一切都很新鲜刺激。当太阳才开始西斜,人们已抑制不住自己要交流的心,于是早早地选择地方开始安营扎寨。

宿营地

我站在沙丘之上,看着沙丘沟壑中那些欢乐的人们。我知道,他们需要一个这样的契机释放,尤其是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每个人都背负了不同以往的沉重负担,无论是哪个年龄层的人们。

他们向每一个车友举起了杯,然后再一饮而尽,与其说这酒是敬给了车友,不如说他们共同敬的,是这个神奇的大自然。只有在它的怀抱里,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拳脚,就这样放肆地过一把越野的瘾。

我的脚下爬过一只屎壳郎,这是我停下来之后在沙漠里看到的第一个有生命的昆虫,尽管沙漠上布满了坑,坑口上也留下了不知何种动物的足印,我却没有一直也没有看到它们的样子。

不知是什么的洞

也许我们的白天正是它们的黑夜,或者它们在我们还未到来之前就已藏入了洞中,只待晚间才出来偷窥我们容颜。

身旁的梭梭木都还未返青,只有脚下有几株细细的草茎随着风轻轻摆动,再稍远一点地方,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草紧紧地趴在沙面上,仿佛对外面世界心生戒备。

沙漠里的小草

这些植物如同沙漠身上的铠甲,附在沙漠的表层,将流动的沙子固定在身下。站在这里四目极望,没有满目的黄沙,只有一层泛着微黑色的土壳,土壳的上面零散地支棱着沙漠植物,让人觉得,即使置身于沙漠之中,却仿佛进入了山脉的浅山山区。

无意间抬头,一行不知是大雁还是别的什么候鸟从天空飞过,这个季节也是它们南飞的时候。月亮已显在了半空当中,只是如云朵般发白,只有半个轮廓。

一群候鸟从天空中飞过

夕阳渐渐沉入了远处的沙丘之中,天色也暗了下来,月亮终于亮了起来。狂欢的人们却不肯睡去,微有醉意的人们随手拉着身边的人诉说着他们的理想与生活。

这是一片沙漠与绿洲相互交错的地方,在遥远的古代,我不知道这里是否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是即使不是丝绸之路通过的地方,这里也一定会有人从此穿过,直达最北边的阿勒泰。当人们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之后,会不会也如我们一样找一个宿营地开怀畅饮?

夕阳下的的沙漠

四面的沙丘寂静无声,因为这里的灯光,使得别处一片黑暗。我很想到身后的沙丘上走一走,然而又怕会遇到沙漠里不知名的动物,哪怕是无害的黄羊或是别的什么,也会吓自己一跳吧。虽然我知道,不待我走到跟前,它们便会飞一般的逃窜。

半夜醒来,拉开帐篷,外面一片清亮,最初的反应是不是下了雪?我下意识地伸出手去,却捞了一把空,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月亮的清辉。看看时间,还不到三点,外面仍然有人声,不知是不是他们一直未睡。

夜晚就这样悄悄地过去了。早晨醒来时,拉开帐篷却发现外面一片漆黑,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已落了下去,外面的说话声还没有消停,是他们早醒了还是一夜未眠?对于第一次在外露营的人来说,失眠大约是常事。果然,早上吃饭的时候,有些人说起了一夜未睡的经历。他们有着各种的担心,而这些,我都曾经历过。

带队的曾嫂说,她清晨时爬上了对面的沙丘,在昨天她曾站过地方,发现了几行清晰的动物脚印,但是不知是什么动物留下的。

看来在我们还未睡醒的时分,这片沙漠的“原驻居民”已悄悄地来拜访我们了,只是它们没有惊醒我们,而在睡眠中的我们也错过了与它们打招呼。

从西到东,从克拉玛依油田到彩南石油基地,这里有一条石油专线:石西——彩南,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一穿而过,在到达五彩湾附近后,再折向南,最终到达阜康。这其实也是一条非官方的旅游线路,沿着此路可以从克拉玛依的乌尔禾世界魔鬼城一直到达五彩湾,沿途会有并不逊色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壮丽风景,只是走过和了解的人并不太多。

奥维地图上石西至彩南线及我们穿越的路线

就如我,在来之前,一直以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没有公路的。

虽然我知道准东石油就在这里面,然而每次从G线上走过时,只看到了沙漠边缘的土路,便以为那些准东的石油司机师傅们每天行驶的路线也会如我们一般,走在这荒漠的沙丘之中。

事实上,石油工人们可以在荒凉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建起一条生命的动脉,那么在这个有着生命痕迹的地方,也早就建成了一条沙漠公路,只不过我们从未走过而已。

当我们顺着沙丘中的线路,一路穿出沙漠,迎面就遇到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公路,石西至彩南线。在我回来之后,曾搜索关于此条线路的信息时发现,之前也曾有人自驾穿越这条线路的,只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两端的入口大约已设了关卡。于是我们的出现就显得有些突兀。

公路随着沙丘的起伏走向而建,爬高或降低。路两旁的沙丘上,因自由生长着沙漠植物,使得这条路不再像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一样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防风固沙。只有个别路段的沙丘上没有植物时,才被打下固沙的网格。偶有被漏下的小段,会有不服管的沙子已流到的路基之上。

石西至彩南沙漠公路

或许再过一段时间,沙丘的上植物返绿了之后,这里会更漂亮一些吧?那些长在沙丘上矮小的植物,对于沙漠里的小动物们来说,便是一个微缩版的丛林,在炎阳之下,这些小丛林也会给小动物们提供小片的荫凉。

到此,我们的穿越活动已经完成,然而,对于古尔班通古特来说,我们的穿越才走了一半路程,还有一半的路程,就是越过这条沙漠公路,再一路向北,一直到阿勒泰的三个泉。但是已是假期最后一天的我们,已无时间再继续走下去。

在来之前,我以为我会从这片沙漠里进入到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保护区,因为保护区就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北缘。而这里有个很有名普氏野马基地。

第一次看到野马是在年去可可托海的路上,行走在G线上时,就那么突然地与正在通过公路的野马相遇,它们快速地从我们眼前跑过,之后便头也不回地消失在荒野之中。

普氏野马

回来之后,当家的就买了一本《野马的低语》,那是《新疆都市消费晨报》首席记者戴江南女士所写,看过之后便爱不释手,后来也一度曾想和她一样去卡拉麦里专门看野马,然而,但总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

而这一次,我又再一次地完美错过。我们穿过的地方,离保护区还有很远的距离,即使我们从G线上回来,仍然与它相隔甚远。在最早版的新疆地图上还有保护区的标识,而在最新的地图中我已找不到它的名字。

人生总是这样一次次的接近,之后又一次次的错过。我们总会说,我去了过这里,或我去过了那里,然而,对于去过的地方,却总有未曾到达的地方,正如古尔班通古特,我所走过的地方只是其实的一小段而已,那些未曾到达的地方,有着我永远也无法窥知的秘密。而这秘密就在那里,它们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一个合适的人,将它们揭开,然后告诉世人:原来是这样。

当我们从沙漠中驶离,再回望时,却发现走过的路已迷失在那纵横交错的沙漠血脉之中。而沙漠里的真相也被一层薄雾轻盖,让我们有一丝的怀疑,古尔班通古特,我们真的来过这里吗?

写在最后:

为了发展新疆的旅游业,新疆交通部门计划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里修建两条沙漠公路。一条由五家渠团到阿勒泰北屯,另一条则从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巴音托海经团至石河子团,与石河子至团公路相连。

期待公路建成通车之后的穿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