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水火不兼容,清泉和沙漠也难以共存。但在鸣沙山中,却有一处“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这就是誉满天下的“沙漠第一泉”——月牙泉。
有关于月牙泉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辛氏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躇。又山之阳有一泉,云是沙井,绵历千古,沙不填之。”其中所说的“沙井”,便是今日之月牙泉。
自此以后,月牙泉便成了史籍上的“常客”,并与鸣沙山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唐代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就有如下记载:“鸣沙山有一泉水,名曰沙井,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水极甘美。”
月牙泉南北长近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故而得名。又因水质甘冽,澄清如镜,绵历古今,沙不进泉,水不浊涸。铁鱼鼓浪,星草含芒,水静印月,荟萃一方,被誉为“月泉晓澈”,自汉朝起就被列为“敦煌八景”之一。
关于月牙泉的由来,目前有四种解释:
其一为古河道残留湖说,月牙泉是附近党河的一段古道,党河改道之后,大部分古河道被流沙淹没,仅月牙泉一段地势较低,由于地下潜流出露,汇集成湖,湖水不断得到地下潜流的补给,因而不会枯竭;
其二为断层渗泉说,月牙泉南侧有一东西向的断层,断层上盘抬高了地下含水层,下盘降到附近潜水面时,潜流通出成泉;
其三为风蚀湖说,即原始风蚀洼地随风蚀作用的加剧,当达到潜水面深度时,在新月形沙丘内湾形成泉湖。由于环绕月牙泉的沙山南北高,中间低,自东吹进环山洼地风会向上方走,风力作用下的沙子总是沿山梁和沙面向上卷,因而沙子不会刮到泉里,沙山也总保持似脊似刃的形状,这才形成沙泉共存的奇景;
其四为人工挖掘说,月牙泉形状与半轮新月惟妙惟肖,好似人工刻意修饰的结果,加之古籍中有“沙井”的记载,既然称井,自然与人力劳作脱不了干系。
鸣沙山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其“沙岭晴鸣”的独特现象同样被列入“敦煌八景”之一。
鸣沙山的奇特之处莫过于,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传道神沙异,暄寒也自呜,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风削棱还峻,人脐刃不平”——一首唐代咏景诗即是对此奇观最生动的写照。
自古以来,由于不明鸣沙山鸣响的原因,产生过不少动人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绿洲,汉代一位将军率领大军西征,夜间遭敌军的偷袭,正当两军厮杀之际,大风突起,漫天黄沙将两军人马全部埋入沙中,于是就有了鸣沙山。据说,现在鸣沙山的沙鸣,就来自他们的拼杀之声。
鸣沙山和月牙泉犹如大漠戈壁中的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交相辉映,妙不可言。
一道接一道的黄沙,一片连一片的荒野,如远遁尘世的隐者,寄蜉蝣于沙海,听沙漠浅吟轻唱,观韶华静雅如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