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簡介
王涵,宏大項目課題組成員,西華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級碩士探索生,現為中山大學級中國古代文學專業中博士探索生。本文為王涵同學的碩士學位論文,年6月答辯通過。今特推送本論文的目錄、緒論等部份。敦煌邈真讚文體探索——兼考寫本P.+P.+P.目錄撮要、關鍵字
敦煌遺書中保存了數量眾多的邈真讚。該文體具备較長的歷史淵源,其來源於先秦時代對圖像進行注記和闡釋的文字,東漢以後孕育了人物像讚文體,在唐宋時代曾在社會中上階層廣泛大方。由於其自身具备對被讚者的行跡進行稱述的儀式性性能,故歷來學者大多對其所記載的歷史故實進行了深入勾稽和討論。傳世文獻和敦煌遺書都保存了相當數量的邈真讚,此中P.+P.+P.是保存邈真讚較多的敦煌寫本,對懂得晚唐五代河西地區的政事、文明和歷史有紧急的意義。本文力圖勾稽邈真讚的歷史源头,解析其文體的產生及流變過程,并以敦煌寫本P.+P.+P.為例,探討該寫本中所保管的邈真讚的文學意義和文明意義。
全文共分文三個部份:
第一部份,討論敦煌邈真讚的體例及文明意義。首先,討論邈真讚在傳世文獻和敦煌遺書中的題名文體,并解析敦煌邈真讚的體例及其語言特性。其次,將邈真讚文體和晚唐五代的社會歷史現象相結合,討論敦煌家属文明和邈真讚創做和傳播的關係。由於邈真之俗和晚唐五代敦煌喪葬文明關係亲近,是以該部份也解析了敦煌喪葬文明和邈真讚文本的彼此融合和彼此影響。
第二部份,討論人物像讚文體的歷史源头。首先,通過對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中圖像文字的探索,探討人物像讚的歷史和文明傳統。再次,在討論讚體文時,以學術史、文體學史和文章學史等角度討論邈真讚文體的孕育及其流變的過程。最後,從讚體文在東漢以後較為遍及的頌美現象动手,討論人物像讚文體和紀功文明的關係。
第三部份,敦煌寫本P.+P.+P.綜合探索。本部份的探索以整顿保管了四十首邈真讚的寫本P.+P.+P.為主,為該寫本做較為完好的敘錄,且考證了其大概的編纂過程。最終再結合寫本的整體狀況,對該寫本的語境進行熟悉析和归纳。
關鍵詞:人物像讚;邈真讚;文體;P.+P.+P.;悟真
緒論
邈真讚是人物像讚的一個紧急的組成部份。大約東漢開始人物像讚逐漸大方,至唐宋時代廣泛流傳于社會中上階層。敦煌邈真讚不僅有其长远的歷史淵源,更與唐朝傳世文學有粗浅的聯繫,同時又具备特别濃厚的地点性颜色。《敦煌學大辭典》云:“唐宋時敦煌社會中上層人士,多在暮年或病危時請人畫像做讚,為後人留住生前姿容德業,供子孫景仰祭祀,故敦煌邈真讚幾乎等於亡者之遺像讚。”①邈真讚大約有九十餘件寫本、絹畫實物,對探索中唐至北宋初期敦煌歷史、宗教、文學和民风等均有紧急價值。②敦煌寫本P.和P.兩卷所保管的邈真讚至多,前者保存了蕃佔後期至張氏歸義軍時期35人的40篇邈真讚,後者則保管了張承奉節度時期至曹氏歸義軍時期數十人的邈真讚,對探索歸義軍時期史實有紧急的意義。
唐五代卷軸法國國家圖書館藏編號(卷首)
唐五代卷軸法國國家圖書館藏編號(卷尾)(一)邈真讚的體例
敦煌邈真讚探索是敦煌文學探索的一部份。邈真讚是具备非凡性質的“題圖”文學,即以特定個人為對象、描画個人德業、正面歌頌、供家屬和後人景仰以及做為肖像畫的讚辭等五個最根本的因素,構成一個有機的文學活動。年,金岡照光《敦煌出土文學文獻分類目錄解說》將敦煌文體分為講唱體、散文體和韻文體三類,此中韻文體部份收錄了“讚文類”文體。③此後,又於專文《邈真讚》中對敦煌邈真讚進行了較為系統的介紹。④年周紹良發表《敦煌文學芻議》,將敦煌文體探索的範圍從詩歌、變文、曲子詞等文體擴展到書、狀、表、啟等方面,使得敦煌文體探索的观念也隨之拓寬。其後,顏廷亮主編的《敦煌文學》即在此基礎上納入了書、啟、表、疏等近四十種文體,不僅將敦煌邈真讚納入了探索範疇,且將其與偈、頌、讚等文體分開討論,極地面推進了敦煌邈真讚的探索。⑤此後敦煌邈真讚的文體探索,紧要從它們的用处、体例、語言体例等角度來探討的。楊曉宇《敦煌邈真讚詞語選釋》⑥、江學旺《邈真讚用韻考》⑦、鍾書林《論敦煌文學的体例化創做--以敦煌文為例》⑧等探索都留心到敦煌邈真讚有其獨特的語言体例特色、歷史流傳特色和区域特色。由於敦煌邈真讚的寫做根本受亡者家屬請託,是以偶尔在寫做時以正面的頌揚為主,遣詞和用語也因撰寫者文明程度不高、释教用語的廣泛运用和唐朝文風等多重成分的制約和影響,呈現出了較為統一的体例。邈真讚與河西地區的歷史文明關係,學術界也做了較為深入的探討。邈真讚偶尔對被讚者的平生事跡進行詳細的記述,是敦煌遺書中保管河西佚史較多的材料,是以暂时學術界對邈真讚所保管的敦煌河西歷史也進行了深入的开掘。此中以榮新江《歸義軍史探索——唐宋時代敦煌歷史考索》⑨、楊秀清《敦煌西漢金山國史》⑩、馮培紅《敦煌的歸義軍時代》?、楊寶玉和吳麗娛《歸義軍政權與核心關係探索——以入奏活動為核心》?等著做都深入且廣泛地勾稽了邈真讚所保管的歷史資料,對於探索敦煌邈真讚的文學價值以及認識晚唐五代河西地區歷史文明有紧急的參考價值。顏廷亮《敦煌西漢金山國文學考述》專論金山國時期文學與歷史史實的關係,此中也討論了相關人物的一些邈真讚做品。?别的,對邈真讚與敦煌文明關係的討論,也是歷來學界關注的重點。我們在討論邈真讚的文明意義時,也著重從邈真讚和晚唐五代敦煌地區的家属文明和喪葬文明动手的關係动手。譚蟬雪《三教合并的敦煌喪俗》將邈真讚文本納入了敦煌喪俗探索的範疇,并考證了敦煌喪禮中邈真讚的文明功效。?學界也較關注邈真讚與敦煌壁畫和人物畫像等繪畫做品的關係,且多半深入探討了邈真讚所保管的敦煌家属文明的探索價值,此中以沙武田《敦煌邈真寫真讚畫稿探索——兼論敦煌畫之寫真肖像藝術》?、鄭炳林《敦煌寫本邈真贊所見真堂及其相關問題探索——關於莫高窟供養人畫像探索之一》?、楊娜《吐蕃佔領時期邈真讚問題的探討——兼論唐朝高僧寫真像》?等為代表。
(二)邈真讚的文體源头
敦煌邈真讚是人物像讚的一部份。人物像讚發源於邃古時代的即圖做頌的儀式文明。初期的即圖做頌的儀式大多為了紀念先人和追述善事。同時,先秦時代用於闡釋經典、包括大義并便利傳習的“贊”體文是人物像讚的直接先人。東漢時代,人物像讚的創做逐漸繁榮,像讚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被廣泛承受。漢魏時代不僅人物像讚創做量不斷加多,出現了一系列人物像讚的文章總集(如《隋書·經籍志》著錄的《陳留先賢像讚》一卷、《會稽先賢像讚》五卷、《東陽朝堂像讚》一卷等?),還出現了針對畫像讚的創做办法、要乞降批評鑒賞等方面的討論。這些現象都標誌著人物像讚成為了一種獨立的文體。在唐宋時代的文章總聚合,邈真(寫真)長期是讚體文的紧急事類。在唐宋時代,隨著邈真、寫真讚的廣泛傳播和承受,人物像讚乃至成為了人們文章觀念中讚體文的正體,并影響到了人們對文章創做的一些觀念性的認識。
學界對邈真讚文體的討論,大多聚合於對傳世文獻所載的畫像讚進行探索,將兩者進行結归并推本溯源的探索較少见學者關注。饒宗頤教师《文選序“畫像則贊興說”——列傳與畫讚》?考論了歷代人物畫讚的源头,并指出了像讚所包罗的文學與史學兩個層面的意義和價值,後來又於《敦煌邈真讚校錄並探索序》?一文詳細推究邈真讚的发源,給本文的探索給予了很大的啟發。李正宇《邈真讚》也留心到了邈真讚與人物像讚的關係,并簡要討論了漢代以來人物像讚的源头情況。?别的,關於人物像讚的文體探索,學術界紧要關注其在傳世文獻的流傳情況,如張志勇《唐朝頌讚文體探索》?、李燕《漢魏六朝畫讃探索》?、李明《畫贊之文體流變——兼論畫贊與題畫詩的關係》?、王燕芸《魏晉人物畫讃探索》?等論文多半專論畫讃的文體特色或某一時代的畫讚文學,對我們討論邈真讚的整體源头有很大的幫助。
(三)邈真讚寫本的綜合探索
從寫本學的視角來看,敦煌邈真讚的探索應當從物質性層面的角度進行探討。敦煌寫本偶尔不是單一文學做品的抄寫本。在對象、場合和用处、体例、区域、歷史、語言等體制上討論邈真讚,偶尔也僅触及邈真讚的“体例”上的文體,要更深入懂得這種紀念人物善事的文學活動,還需從敦煌寫本的物質性角度來發掘。寫本P.是一份邈真讚寫本,后背所抄寫的《悲字為首尾》是一首七言排律。這首詩反响出的是一位年邁老衲對性命的省視,充滿了人间難料、愛如浮雲的佛家情懷。這種佛家情懷實際上和邈真讚這種特定的文學活動是關係亲近的。我們將從這首詩和寫本抄寫者的關係、該詩內容與邈真讚內容的關係以及寫本整體孕育的過程等角度动手,探討邈真讚在敦煌文學中的特性和獨樹一幟的價值。學界已經對P.+P.+P.的物理形態進行了較為較多的侦查。藤枝晃較早對P.和P.兩卷進行了拼接,鄭炳林則在此基礎上留心到了P.和本卷的銜接關係,指出P.原為粘在P.+P.後的一紙,并指出了本卷所載邈真讚均按撰寫時代倒序布列的特點。?本卷保存了一批晚唐時期邈真讚做家,但對於本卷的編定者,學界較少见學者論及。馬德《〈張淮深碑〉的做家再議——兼論敦煌寫本之張球、恒安書體比較》?較早指出本卷為晚唐時期敦煌恆安法師所編,本文根本認可這個觀點,且供给了一些證明該觀點的依據。
唐五代卷軸法國國家圖書館藏編號
唐五代卷軸法國國家圖書館藏編號
學界對本卷的校錄已經做了充足的做事。蔣斧《沙州文錄》最先進行了邈真讚的校錄,但僅為P.和P.兩份寫本,尚未及本卷。陳祚龍《唐五代敦煌名士邈真讚》、唐耕耦《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跡釋錄》、鄭炳林《敦煌碑銘讚輯釋》、姜伯勤、項楚、榮新江等編《敦煌邈真讚校錄並探索》等著做相繼對敦煌邈真讚進行了系統的校錄和探索,且均收錄了P.,是我們所參考的最紧急的四部文獻。陳祚龍的《敦煌真讚探索》《敦煌銘讚小集》《敦煌古鈔碑銘五種》輯錄了五十多篇碑銘讚文,唐耕耦、陸宏基等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跡釋錄》第5冊輯錄碑銘讚一百多篇。?以上兩種輯錄本看重文字輯錄,還未暇對其保管的史料價值進行更深入的开掘。鄭炳林以黄永武《敦煌宝藏》和微缩菲林為基礎,不僅收錄了部份被陳、唐輯本所未採的P.、P.、P.等寫本中的碑銘讚的散篇,還做了一些寫本的拼接做事,對晚唐五代敦煌佚史進行了深入的勾稽、考訂和探索,如邈真讚所見的洪辯、悟真、張球等人及其事跡。?姜伯勤、項楚、榮新江等編《敦煌邈真讚校錄並探索》兼采諸本之長,校对最為精核,同時對敦煌邈真讚的讚主、做家的平生事跡和讚文創做岁月和寫本抄寫岁月進行了精審的考證。?别的,周紹良《全唐文新編》?、陳尚君《全唐文補編》?也收錄了唐朝敦煌墨客的邈真讚做品,張志勇《敦煌邈真讚釋譯》有助於我們對邈真讚內容的懂得。?我們的做事原本即以《敦煌邈真讚校錄並探索》為主,兼採以上所述諸本,以寫本P.為例,探討敦煌邈真讚的文體風格等相關問題。
致謝
本文的根本材料自年開始征集,動筆于年3月,至年9月大概实行了底稿。此後進行了幾次較大的点窜,到年3月根本定稿。論文的第一、二部份《敦煌邈真讚及其发源》《邈真讚的文明意義》所用的時間較長,而第三部份《敦煌寫本P.+P.+P.綜合探索》和《附錄》部份則是參與年國家社科基金宏大項目“5-11世紀中國文學寫本整顿、編年與綜合探索”的探索內容。
我從年9月起,拜入伏俊璉老師門下,學習中國古典文獻學。於今三年,時光轉瞬即逝。從最后在學習上的蹣跚學步,到逐漸進入狀態,再到现在畢業以及升學,感动、感喟和留连的感情便交織在意頭。
古典文獻學的探索是在一片宏大的海洋中荡舟。學術史、文明史、心思史、歷史學和文學盡態極妍,構成了一副紛繁複雜的古卷。到底怎样得其門而入,是良多文獻學子都觉得苦惱的問題。最后踏入這個領域時,大多數人的閱讀面比較寬泛。曾有同學這樣調侃道:“我們的書架上除了張舜徽、程千帆和杜澤遜幾位教师的文獻學讲义,别的的東西根本和文學不怎麼沾邊。”我們這輩人的讀書文明,註定和互聯網結下不解之緣。那時候我守在豆瓣、知乎和國學數典等網絡社區,凡是流傳較廣的書籍都盡量找來讀讀,從余英時到黃仁宇,從明清小說到西方哲學,多半粗通其指,連博而寡要都談不上。我們的祖國是有幾千年歷史長河的國家,漫長的時代产生了眾多的文明元典。后人治經學三年通一經,十多年時間方有所小成。中國文明的任何一部皇皇大著,都必須平心靜氣地花上數年時間的反復閱讀,才气稍微入門。探索生三年時間的學習,真实要讀完有效的書很阻挡易。拿《詩經》三百篇來說,就算兩天讀一篇,也得花上整整兩年時間,更無論三千年來《詩經》相關的文獻材料。後來我主動和伏老師交談學習和讀書的問題。老師发起學生們讀“一經、一史、一集”,把這幾部書當做本身的根砥并反復研讀,在此基礎上再發散開來,做學問的门路就比較好把握了。於是我沉下心來系統性地讀了《詩經》,同時檢索歷代的論述材料,一年下來,收穫頗為豐富。
老師是统统身心都傾注在學術上的人。伏門諸生的趣談之一,即是導師在屡屡小的談話、讀書會或许聚會,話語權到了老師的手上,都轻易變成袖珍的學術報告會。小的師門聚會,諸生討論的至多的是土特產、美食、土话和風俗之類的話題,老師有時也會插足進來,和學生們聊得很開。他常說,這些話題是和地点文明關係很亲近的,我們每到一個地点,除了不斷维持自我的提拔除外,還需求徵考當地的風俗、名士和名勝古跡。老師的學術視野很開闊。除了先秦文學和敦煌文學除外,關注點根本包括了大多數的出土文獻材料。每當我詢問起讀書或探索上的問題,老師總會將話題缓缓引到先秦兩漢或敦煌學上,但又偶尔不只於此。他談論至多的是老莊、《史》《漢》和《說文》之類的元典,以及內容豐富的敦煌俗文學文獻。他授課總是很有感化力,聽他談漢代學術史,講授近代以來的出土文獻材料,近代以來文史學者的治學軼事,總會被他風趣诙谐的風格所吸引,時間再長也孜孜不倦。
在漸漸進入學習和探索的狀態之後,伏老師給我佈置了兩份敦煌寫本。從細緻地开掘每一件卷子的細節,到逐漸習慣寫本文獻的校讀,再到廣泛地閱讀敦煌學的論著,最終再获得必要的收穫,是一個特别享福的過程。年夏季,我代表老師參加了敦煌學的一次國際會議。执政陽初升的火車上我看到了連綿高峻的祁連山脈,在漫天的黃沙和歲月的積澱中,在奥秘的窟窿和優美的敦煌壁畫里,我漸漸地迷上了學術探索和對谬误的寻觅。我暂时做的比較多的是曲子詞和邈真讚,接觸的多半是保管了二三十篇做品的長卷。老師曾告訴我,敦煌文獻的容量很大,P.、、等幾個邈真讚的長卷單獨拿出來都能做出一部專著。後來再和一些前輩學者的换取中,我熟悉到敦煌學者时常做一個卷子都得用上好幾年時間。那些繁瑣的校訂、扣字和文獻閱讀做事中,總會燃起新觀點和新思绪的火花。老師長期以來,请求我們嚴謹地對待前輩學者的探索成效。他認為做學術要“做”阻挡易,但能“述”好也阻挡易。尤为是敦煌學的成效,每一件寫本的拼接,每一處文字的校錄,以及每一條佚史的考辨,都是后人潛心探索的結果。惟独敬重了后人的成效,才气在伟人的肩膀上做出本身的東西。近来一年面臨畢業之際,學習和做事的任務一下子變重了。我很早就做好了考博的筹算。老師在這些方面總是不遺餘力的給我幫助和指導。大到畢業論文方位的指導,小到在我準備考博的過程中,存在洩氣的時候,老師也總是用他溫和的鼓勵來為我打氣。
很慶倖,這三年來我碰到了的每一位師友,他們都從學習、糊口和做事等各方面都給予了我幫助和照顧。求學的道路上,碰到的每一位老師、同學和學友,都是我們人生道路上寶貴的財富。還應當感謝的是我的家人,在培養我對傳統文明的興趣以及寻觅這一點上,他們的幫助是最大的。同時,也是他們的撑持以及在我实行碩士論文時期對我的幫助,我才气順利地实行碩士探索生階段的學習。滑動观察參考文獻
①季羨林主編《敦煌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书社,年,第頁。②季羨林主編《敦煌學大辭典》,第頁。③金岡照光《敦煌出土文學文獻分類目錄附解說——スタトン本,ベリオ》,東洋文庫敦煌文獻探索委員會,年。④金岡照光《邈真讚》,載《敦煌の文學文獻》,大東出书社,年。⑤顏延亮主編《敦煌文學》,甘肃群众出书社,年,第頁。⑥楊曉宇《敦煌邈真讚詞語選釋》,敦煌學輯刊,年第1期,第-頁。⑦江學旺《邈真讚用韻考》,浙江大學學報,年第1期,第77-85頁。⑧鍾書林《論敦煌文學的体例化創做--以敦煌文為例》,《蘭州學刊》,年第7期,第65-73頁。⑨榮新江《歸義軍史探索——唐宋時代敦煌歷史考索》,上海古籍出书社,年。⑩楊秀清《敦煌西漢金山國史》,甘肅群众出书社,年。?馮培紅《敦煌的歸義軍時代》,甘肅教诲出书社,年。?楊寶玉、吳麗娛《歸義軍政權與核心關係探索——以入奏活動為核心》,中國社會科學出书社,年。?顏廷亮《敦煌西漢金山國文學考述》,甘肅群众出书社,年。?譚蟬雪《三教合并的敦煌喪俗》,《敦煌探索》,年第3期,第72-80頁。?沙武田《敦煌邈真寫真讚畫稿探索——兼論敦煌畫之寫真肖像藝術》,《敦煌學輯刊》,年第1期,第43-62頁。?鄭炳林《敦煌寫本邈真贊所見真堂及其相關問題探索——關於莫高窟供養人畫像探索之一》,《敦煌探索》,年第6期,第64-73頁。?楊娜《吐蕃佔領時期邈真讚問題的探討——兼論唐朝高僧寫真像》,《南京藝術學院學報》年第2期,第33-35頁。?颜廷亮主编《敦煌文学》,第頁。?饒宗頤《文選序“圖像則贊興說”——列傳與畫讚》,載《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十三》,新文豐出书公司,年,第-頁。?饒宗頤《敦煌邈真讚校錄並探索序》,載姜伯勤、項楚、榮新江等編《敦煌邈真讚校錄並探索》,新文豐出书公司,年。?李正宇《邈真讚》,載顏廷亮主編《敦煌文學》,甘肃群众出书社,年,第-頁。?張志勇《唐朝頌讚文體探索》,河北大學,。?李燕《漢魏六朝畫讃探索》,暨南大學,。?李明《畫贊之文體流變——兼論畫贊與題畫詩的關係》,《廣州大學學報》,年第6期,第77-83頁。?王燕芸《魏晉人物畫讃探索》,陝西師範大學,。?鄭炳林《敦煌碑銘讚及其有關問題》,載《敦煌碑銘讚輯釋》,甘肅教诲出书社,年,第2頁。?馬德《〈張淮深碑〉的做家再議——兼論敦煌寫本之張球、恒安書體比較》,載《絲路歷史文明研討會論集()》,新疆科學技術出书社,年,第95-98頁。?唐耕耦、陸宏基等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跡釋錄(五)》,書目文獻出书社,年,第-頁。?周丕顯《〈敦煌碑銘贊輯釋〉評介》,《敦煌學輯刊》,年第1期,第-頁。?姜伯勤、項楚、榮新江《敦煌邈真讚校錄並探索》,新文豐出书公司,年,第-頁。?周紹良《全唐文新編》第四部第五冊,吉林文史出书社,年,第33-頁。?陳尚君《全唐文補編》,中華書局,年。?張志勇《敦煌邈真讚釋譯》,群众出书社,年。編輯:朱利華排版:鄧巧
寫本學探索資訊寫本學成效發佈投稿郵箱:
qq.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