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不大,我们中部人心目中,却一直是个神奇般的存在,且不说多年围绕在敦煌周边的那些刀光剑影和史诗般壮丽的丝绸之路,光是现在依然能看到的: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静待千年如穿越般存在的古汉长城、让众多古诗人情怀满腔的阳光玉门关、鬼斧神工的魔鬼城,还有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沙漠——库姆塔格,沙漠里传奇的鸣沙山、月牙泉依然能让世人顶礼膜拜,终于,我也能有机会来到敦煌,沿着前人的足迹一一拜访,在敦煌的最后一天,我循着月牙泉的歌声,来到了鸣沙山。

市区内打个的十块钱,公交更便宜,一块钱送到景区门口,走进去就是沙漠脚下了,沙漠与城市,两个水火不容的存在,眼前却存于咫尺之间,在千百年的交涉中,它们相互敬畏,互不侵犯,也许这是大自然存了一点私心,也许是敦煌人改造自然的力量所致。

进入景区,绿道两侧是全国统一模式的商业街,特色小吃、文创工艺琳琅满目,最火爆的却是防沙鞋子外套,10-20元一双,路上游走的除了游客全是卖鞋子的,也算是鸣沙山一道特色风景线。

说它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沙漠,没人能反对,连绵的沙丘因防风林的阻挡,未能入侵城市,它像被景区圈住一样,直接矗立在游客眼前。沙垄的连线因光影而美,如曼妙美女的曲线身姿,柔美细软,山腰处,一个个沙窝因沙子的干净细腻呈现出丝滑的姿态,如咖啡上面的拉花,极具美感,随着每天风力风向的改变,它又变化多端,给人无限想象。

沙漠入口处的娱乐项目丰富多彩,上千峰骆驼蔚为壮观,排成长队,一摇一晃,一路驼铃,在几座沙丘曲线之间把你带向远方,听起来文艺范十足,但前提是——你能忍受那重重的骆驼体味;沙漠越野摩托看起来十分拉风刺激,冲上沙丘一路飞驰,在劲爆的嗨歌声中感受心与沙尘的一起飞扬;直升机和滑翔机那是土豪玩法,在鸣沙山上空转一圈只需几百块钱,远的可以飞到整个敦煌上空、甚至到雅丹地质公园,去远眺祁连山脉、在空中膜拜莫高窟,价格当然也十分美丽,上万元一架次,所以嘛,如果你带了无人机就不用拿出来了,默契地遵从规则吧;那个十块钱一人的观光车就不要坐了,起点到终点也就一个拐弯,刚坐上抓好扶手就到站了,距离不到五百米。

鸣沙山因沙动成响而闻名,唐诗中称其”势疑天鼓动,殷似地雷惊“,敦煌遗书载鸣沙山“盛夏自鸣,人马践之,声振数十里”,这些夸张的说法为鸣沙山增加了很多传奇神秘色彩,很多游客因此前来体验滑沙的快乐,坐在塑质滑板上,从沙丘顶上快速滑下,有的甚至什么都不用,就直接坐在沙子上滑下去,我没有参与这项目,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沙鸣声,但肯定没有资料上写的那么大动静,不管怎么样,滑沙的游客显然很享受,乐此不疲地上上下下。

爬鸣沙山的游客很多,站在远处看,漫山遍野如蚂蚁上山,上山的路是用绳子与木棍结成的软梯,可以避免鞋子陷入沙中,但中国人向来不喜欢遵循规则,更多的人是直接脱了鞋子直接踩着沙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顶迈进,我倒是觉得这才是最原始、最有灵魂的爬鸣沙山方式,何况,这里的沙子又细又软,给人以极体贴的包裹感觉。

不少人在山顶撑起遮阳伞,打开野餐垫,将背包里的饮料、零食全部铺上,几个人围成圈边喝边聊对着山下指指点点,享受着居高望远的乐趣;有几个人把下半身全部埋在沙里,上半身左右摇晃,你说是冬病夏治做理疗倒也算了,还张牙舞爪向路人求救,这就有点恶作剧了嘛,吓不到花花草草,吓到人家小孩也不好撒。

月牙泉是个神奇所在,上千年来的资料对它均有记载,主要就是它位于沙漠之间,而泉水不干。至于原因,古人将其归于神灵,创造出无数的故事来神化它,而掌握了高科技的今人,依然无法对它做出准确判断,只能做出一些推断,最能服众的说法有两种:一是这里原属党河的某一河段,地势低洼,储水丰富,虽然在后来沙漠化进程中党河被隔断,但这里依然有丰富的地下水源;二是说这一片沙漠下面本就有丰富水源,让鸣沙山富含水分,大风来临也只是吹散山顶的细沙层,无法整体移动而掩盖月牙泉。

前五十年,由于未注重保护导致沙下水源大量流失,月牙泉从原来的水深七米,一度干涸的不到一米深,在后来政府的干预和保护下,才慢慢恢复到如今的平均水深一米七,有专家预测,这样下去,不到五十年时间,月牙泉可能会永远干涸,只留一个传说在此流传,且看且珍惜吧。

总起来说,鸣沙山和月牙泉对于我们普通游客来讲,没有什么深度的内容可考究,只能作为一个对当地传奇的打卡而已,而对本地周边的人来讲,也许只是一个户外休闲地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