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敦煌石窟群体中的代表窟群。晋时曾称“仙岩寺”,十六国前秦时正式名为“莫高窟”。其后,隋末唐初曾称“崇教寺”,元代称“皇庆寺”,清末又称“雷音寺”,但都属在某一短时期内以一窟、一寺之名代称整个莫高窟。

我们出了兰州向西,河西之地,系祁连山与贺兰山脉南北横列而成,嘉峪关处为南北二小山脉接连出一小口,出此口为一大原,即关外三县,为玉门安西敦煌。敦煌县城靠近祁连山脉,祁连山在敦煌县南名三危山,山中有大水流出名党河,灌溉敦煌之田,今县城在党河东岸(今县城系雍正时建)。县南十里有沙山,山高约二十余丈,长约五十里,宽约二十里,人从山上滑下,因沙与沙相磨而发出如轰炸机飞过之声,古人名“鸣沙山”。山后即石山的三危山。在现在敦煌县东南四十里处,沟宽约二三十丈,沟底为小石子而面平。东岸高约一二丈,而西岸高约一丈至二十余丈不等,石室即系在此西岸的岸壁凿的洞。窟群坐西朝东,前临宕泉,面对三危山,洞窟密布岩体,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如蜂窝状。

断岩属酒泉系砾石岩层,南北延续数公里,高约40米至50米,由积沙与卵石沉淀粘结而成。卵石坚硬,金石难琢,沙层疏松,难御水浸风蚀,故不适于雕刻。古人于凿窟之后,在窟壁上抹泥涂粉,平整壁面作画,又扎木为骨敷泥造形制成彩塑。壁画较石刻易于大量描绘细节,故而表现佛经内容和时代风貌更为广泛、丰富、详尽,这是莫高窟有别于其他石窟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

据记载莫高窟经秦、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分初、盛、中、晚四期)、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前后共十一个时代,十四个时期,历时千年,在武周(初唐)时已有“窟龛千余”。窟群全长余米,分南北两区,现存有壁画、塑像者共四百九十二窟,绝大多数开凿在南区,北区除少数洞窟存有壁画外,多达二百五十余洞窟都是徒壁无画的空窟(未编号)。现编号的四百九十二个洞窟共有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三千余身,唐宋木构窟檐五座。最大彩塑高33米(武周证圣元年建第96窟的“北大像”),最大壁画约47平方米(五代第61窟“五台山图”)。

石窟以彩塑为主体,四壁及顶均彩绘壁画,地面墁铺花砖,窟外有窟檐(或殿堂)、栈道,窟窟相通相连,是以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三者合一的佛教文化遗存。在古代,莫高窟南区主要是佛徒传播佛教理义和礼拜的处所。也有少量窟(如河西都僧统洪的第17窟)又是沙州著名高僧生前的禅房和死后存放骨灰的瘗窟。而在北区的二百余徒壁无画塑的洞窟,则多为画工、塑匠居住的生活窟和僧人行禅的禅窟,少数是佛徒埋葬尸骨的瘗窟。

石窟形制主要有中心柱窟、覆斗顶形窟、中心佛坛窟等;也有一些异型窟,如南北两壁开二至四个禅窟的覆斗顶窟,横宽20米左右的涅槃像窟、七佛并坐窟,高50米左右、由地面直通岩顶的大佛窟等。彩塑有佛陀像、菩萨像、弟子像、天王像、力士像、罗汉像及高僧像等。

壁画题材有表现佛陀、菩萨、弟子、天王、力士、梵天、罗汉等等的单身画像(即尊像画);有叙述释迦牟尼从入胎、出生到成长、悟道、降魔、成佛等神化了的传记性的佛传故事画;有表现佛陀在成佛前的若干世忍辱牺牲、救人救世的本生故事画;有描绘佛陀度化众生的因缘故事画;有以汉族传统神话为主包括道家的某些神话的故事画;有描绘佛教传播中佛陀、菩萨、高僧事迹为题材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灵异事迹和圣迹的佛教史迹画(包括瑞像图);有以佛教经典为内容的佛教经变画。这些是莫高窟壁画中的主要部分。

有以一佛二菩萨表现的简单画幅,也有包括众多人物、飞天水鸟、重阁高楼、亭台水榭的巨制;有包括造窟主及其家族眷属画像以及供养者出行图的供养画像;还有包括石窟藻井、壁画边饰,画像、塑像衣饰的装饰纹样的图案画。

这些文物遗存,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精湛艺术的高度水平和有关时代的绘画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而且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中国、尤其是河西及敦煌地区古代有关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政治斗争、民族关系、中外往来、社会生活、民情风俗、生产技术、建筑服饰、刀兵甲胄、典章文物等发展演变的形象资料,具有珍贵的艺术和历史、考古价值,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连续修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佛教石窟群

明嘉靖年间(—)莫高成为明朝域外之地,洞窟已无凿建。清康、乾之世经营新疆,莫高再次为有识之士重视,并辑旅途笔记刊布介绍。道光年间花门之变,白彦虎率部逃奔沙俄,途经敦煌,对洞窟颇有破坏。光绪二十六年()(一说二十五年)莫高窟第16窟发现*藏经洞(今编号为第17窟),洞内密藏近千年的绢纸书画文献出土,随之俄、英、法、日、美等国“探险家”闻风而至,藏经洞内大批遗书和文物被洗掠,石窟壁画亦遭劫掠。年沙俄白军数百人窜入敦煌,扎营莫高,在窟内烧炕做饭,壁画被火燎烟熏,刀刻涂画,多有损坏。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敦煌学”,其研究对象主要就是藏经洞出土的文书文物资料和莫高窟艺术。于是,莫高窟再次闻名于世。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开始了有专职人员的管理和壁画临摹。年更名敦煌文物研究所,对危岩进行加固,壁画、塑像的病害始得科学保护和治理。年莫高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后同日、美等国合作,加强了石窟、壁画、塑像病害的科研和防治工作,并初见成效。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一届全体会议批准将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说了这么多还是得了解一下它的来历吧。《沙州志》云“永和八年癸丑岁创建”,此室系西历三五三年所造。佛教信徒为什么要在这里开凿洞窟泥?

其来历没有画在壁画上,却刻在一块石碑上(现石碑已断)。

故事发生在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前后。那时节,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兵火不断,老百姓苦不堪言。为了解脱苦难,好多人都出家当了和尚。

当时,乐姓是敦煌的望族大姓。族中有个出家人取名乐僔。乐僔在城里寺院当和尚,总觉得人多心烦嘈杂,他想找个雅静的地方修行拜佛。一天,他来到了三危山下。乐僔站在高高的山梁上举目眺望,只见东面嶙峋峻峭的三危山如三把利剑,直刺蓝天;南面的鸣沙山峰峦起伏,黄沙接天;西北是茫茫戈壁,渺无人烟……乐僔在烈日下走了半天,这时感到干渴难忍,疲乏不堪。他摇了摇早就喝干的水葫芦叹了口气。正在发愁中,忽听山梁下泉水淙淙。他闻声下了山梁寻去,原来悬崖峭壁下有条河谷。他饮过甘甜的泉水,顿觉清爽。心想:此处虽然没有人烟,但水清林密,幽雅寂静,正是出家人修行的好地方!

太阳西坠,慢慢地投入沙海的怀抱之中。乐僔抬起眼帘,望着那雄峻的三危山时,不禁惊呆了!啊,三危山在夕阳的映照之下,居然放射出万道金光,辉煌圣洁,奇异无比。

“我是从小看着三危山长大的,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奇妙的景象!一定是佛陀在显灵吧?”乐僔惊叹不已。其实是因沙系五色(远望为白色),目光反映成为若干金光,为时甚短。

他伫立在泉水边,久久地仰望着那奇妙的三危山,在万道金光中,仿佛显现出一尊闪着金辉的大佛,还有尊尊菩萨,眉须体态栩栩如生。有的结跏趺坐,双手合十,默默诵经;有的仿佛亭亭玉立,袒着胸怀,讲经说法。有的温和恬静,低眉含笑;天王剽悍骁勇,降妖伏魔,力过千钧;金刚倚侧在地,将猛兽驯服在足下;飞天仙女奏着仙乐飞来飞去……乐僔不由自主地面对金光佛影,口念阿弥陀佛,好像佛陀就在眼前。

这个神秘的启示,使乐僔如梦初醒,喜乐难禁!对,就在此地拜佛修行。

“佛祖有灵,弟子愿在此地终生供奉!”乐僔伏地而拜,发下宏誓大愿。

第二天,他踏遍了整个河谷,心中有了主意:在这里建造寺院,费工费力。就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石窟,来供奉佛祖。

从此,乐僔四处游说,宣扬三危山有佛祖显圣,化缘募捐,鼓动善男信女来大泉河谷积功行德,建造洞窟,他请来工匠,在峭壁上开凿了敦煌的第一个洞窟。

于是,三危山佛光显圣的事在当地流传开了。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个名叫法良的和尚,来到敦煌,他听了乐僔的传说,便亲自来到三危山的大泉河谷,想看一下佛祖显灵。

他等到黄昏,三危山上果然出现了万道金光,璀璨壮观。面对着大自然的奇妙景象法良当然无法解释。他只感到佛是真实存在的,于是跪地顶礼膜拜一番。随后在乐僔建窟的旁边,修建了一龛,诵经修道。

自从乐僔、法良建造洞窟之后,大泉河谷就渐渐兴盛起来。人们把三危山佛祖显灵的事传说得越来越神异了。敦煌自古以来不靠天吃饭,有雪山水灌溉良田,庄稼年年丰收,百姓吃穿不愁。但信佛的人说,是佛祖保佑敦煌一带岁岁平安,五谷丰登。这样一来,信奉佛教的人越多了。

时间一长,丝绸路上来来往往的商人,在当地或西域上任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当地的百姓、财主、绅士为了积功行德,都纷纷来大泉河谷开凿佛洞,塑佛像,画壁画,敬香火。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辛勤劳动,在这里的悬崖绝壁上,创造出了神话般的奇境。一直到了唐代,这里已开凿了一千多个洞窟。所以,老百姓就叫“千佛洞”。因为这些洞窟在大漠戈壁的高处,文人便给他取了文雅的名字———莫高窟。

谁能想到,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敬奉香火的千佛洞,现在竟成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

这就是莫高窟的来历,第1窟的故事。#莫高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