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沙沃
图:来源网络
位于河西西部的敦煌,古为南北两道的分合点,东西方文明的荟萃之地,作为紧邻西域的门户,最先受到影响而成为我国早期的佛教中心之一。汉魏之时,西域受印度佛教文化影响很深,南北两道上的于阗、龟兹佛教尤为兴盛,北魏初年,敦煌已经布满了佛教寺院,唐代达到极盛。
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性艺术殿堂,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于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千年敦煌,浩浩汤汤,历代传承,千窟为证。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创建于公元年,迄至14世纪,其间连续建造时间达千年之久。保存至今共有洞窟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洞窟分布于高15至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至4层不等,窟区南北全长3华里,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洞窟里有雍容大度的佛像、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栩栩如生、飞天婀娜多姿,精巧的构图,艳丽的色泽,宛如朝夕成就。洞窟最大者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
藏经洞是位于莫高窟第16窟甬道北壁的第17窟,围绕着藏经洞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戏剧。年,发生了两件中华民族历史上堪称耻辱的大事。一件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和光绪仓皇避难,北京陷落;另一件就是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和被盗。
提到藏经洞,不得不提一个名字—王圆箓。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第16窟的积沙时,发现了藏经洞,从洞内出土了公元5世纪至11世纪初的宗教经卷、社会文书、中国四部书、非汉文文献,绢画和刺绣文物等共计五万余件。
据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之后,先是把它翻检一遍,目的是寻找一些值钱的东西。然而他并没有发现自己所期待的金银财宝,于是报官希望得到赏赐。他报官的方式是,直接给敦煌县令汪宗翰搬去两箱经卷,还有许多绢画拓片,汪宗翰也像王道士一样,漫不经心地翻阅一遍后,随身带走一两卷自己喜欢的经卷。
发现藏经洞的消息很快被往来于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的探险家们获悉。第一个来到藏经洞的是英国人斯坦因。在得知藏经洞的消息之后,他觉得这件事情非同小可,迅速转道敦煌,先后三次拜访王道士,并且通过自己的师爷,一个名叫蒋孝琬的人和王道士反复周旋,终于打动了王道士。
斯坦因用七个晚上的时间充分翻检了藏经洞的经书,最后共运走二十四箱敦煌写经卷本,五大箱绢画和丝织品,总计一万四千多件,足足雇了四十多头骆驼才运走这些宝贝。当然斯坦因并没有忘记施舍给这位“恩主”一些“功德钱”,据说只是区区四锭马蹄银,合二百两白银。
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步斯坦因的后尘到达了莫高窟,面对已经被斯坦因翻检过的经卷,伯希和心有不甘,为了把精品全部挑出来,伯希和夜以继日,整整用了三个星期,以每天一千卷的速度迅速翻看了藏经洞中的每一部经卷,最后精心挑选了六千多卷精品经卷、两百余幅绢画,装了满满十辆车,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敦煌。
大凡有价值的稀世珍宝,都难逃被人觊觎、遭人劫掠的厄运,莫高窟亦然。20世纪初,帝俄勃奥鲁切夫探险队、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美国人华尔纳等文化强盗,先后潜来莫高窟,盗走大批经卷、绣品、绢画、彩塑和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使莫高窟这一世界艺术宝库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洗劫。
发现藏经洞的消息传到北京之后,举国震惊。当时把发现藏经洞的消息传递出去的并非中国人,而是伯希和本人。伯希和在把敦煌文物悉数运回巴黎之后次年返回北京。这一年恰是光绪皇帝去世,接着慈禧太后去世,举国大伤,谁也无法顾及西北沙漠中这个十余立方米的小洞窟了。
特别是白俄陆军少校阿连阔夫,率领余名士兵窜到莫高窟,他们将洞窟和寺院中的门窗、牌匾等劈碎当柴烧,并在洞窟内架锅生火做饭,莫高窟壁画大片大片被烟熏火燎得无法辨认。更有甚者,为了盗宝他,将大量塑像断手凿目,挖心掏腹,肆意破坏。这场历时20多年,参与者涉及欧、美、亚三洲的文化大劫掠、文明大摧残,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终究无法弥补。
当伯希和将他所劫获的一部分藏经洞的精品文书炫耀给中国学者看的时候,这些经卷震惊了两个人—罗振玉和王国维,正是这两个人对中国敦煌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给藏经洞文献的命运带来了一丝转机。宣统元年(),当罗振玉看到伯希和所获敦煌藏经洞敦煌写卷,其中包括《老子化胡经》《尚书》等写本时,简直无法相信。又得知藏经洞仍有数千卷文书,他随即力促清廷学部电令甘肃将劫余写卷解送京师。
中国终于走出黑暗的深渊,遥远的黎明把曙光撒在莫高窟。人们打开石窟,看到无数艳丽绝伦的笔画,找到无数经典神秘的经文,飞天们露出了笑容,经历过悲欢离合的笑容。一切都沉寂下来,尘埃落定,她们早已疲累不堪,维持着舞姿的绝艳,柔和如秋水的身姿,淡如薄烟的笑容,缓缓地闭上了双眸,消失了神光,走进冗长的沉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