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二十六年(年),王圆箓(道士)发现了藏经洞,挖掘出法器、经卷、绢画、刺绣等(公元4至11世纪)文物四万余件。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年),王道士建造了道观三清宫(下寺)。王道士的发现,为我国古代地理、宗教、历史、经济、民族、语言、科技、文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内容丰富、数量庞大文物资料。此后,文物资料曾经被法、英、日、俄、美等国探险家的掠夺盗窃;绝大部分文物早已流散到世界各地,中国仅有少部分文物留存。敦煌位置在河西走廊西端、青藏高原北部。此地因地产好瓜,春秋时期得名瓜州。隋朝初期置瓜州,此地被吐谷浑、突厥占据。隋炀帝军队打败吐谷浑,西突厥被迫投降。大业三年(隋炀帝年号)重新设置敦煌郡。清朝修建了上、中寺院。上寺是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年代)办公、生活场所;中寺是常书鸿先生(敦煌文物保护创始人)的旧居。在于右任先生提议下,国府在民国三十二年(年)聘高一涵、常书鸿为正副主任委员,张大千、张庚由、窦景椿、郑通和、王子云(秘书)等任委员,敦煌艺术研究所筹备组正式开始工作。莫高窟(千佛洞),在鸣沙山东麓(敦煌市西南二十五公里处)断崖上;面向东、前为宕泉河,南北长一千六百八十米,高五十米。洞窟上下最多有五层、分布鳞次栉比、高低错落。莫高窟融雕塑、建筑、绘画艺术于一体;莫高窟(大型石窟寺)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石窟形制主要有中心佛坛窟、中心塔柱窟、禅窟、殿堂窟、涅槃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等等。第十六窟最大(二百六十八平方米),第三十七窟最小(高不足尺)。原有的窟外木造殿宇,有栈道走廊相连(现多已不存)。月牙泉(药泉、渥洼池、沙井。),是敦煌八景之一(自汉朝开始);清朝时期名月牙泉(此地处在鸣沙山环抱之中,形似新月。)。鸣沙山位于敦煌西南沙漠,东西长四十公里,南北宽二十公里,鸣沙山因沙动成响得名。大泉位于南山谷中(距莫高窟十五公里)。此地的泉水流经莫高窟,唐朝名宕泉,后称大泉河。平时的大泉河是一条小溪,逢到涨水季节,大泉河就变成宽阔的河流,浇灌着周围的土地,此时的大泉河两岸草木青绿、生意盎然。敦煌山崖制作石雕并不适合(土质较松软),除四座大佛造像(泥塑石胎)外,均为泥塑木骨。群像通常以佛居中,两侧侍立菩萨、弟子、力士、天王(3身至11身)等等。形式有浮塑、圆塑、善业塑、影塑等等。敦煌的历史名山三危山(卑羽山),是敦煌文明的发源地。险峻古老的三危山,位置在敦煌东南、莫高窟对面,距市区二十五公里;三危山隔大泉河与鸣沙山相望,为敦煌八景之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5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