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诗经——长歌清唱》

作者:林蓝

画种:中国画

尺寸:cm×.3cm

材质:金箔设色

年份:年

四年完成《诗经——长歌清唱》巨幅创作,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林蓝:再现民族精微高雅的审美品质

·南方日报记者李培

“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如何把民族最古老诗篇的优美飘逸,呈现在一幅国画创作中?日前,广州美院教授、著名画家林蓝历时四年创作完成了《诗经——长歌清唱》,成功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经中宣部批准,由财政部、中国文联、文化部联合举办,中国美协承办。计划历时5年,用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形式来呈现煌煌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力争表现一批重大历史事件、塑造一批杰出历史人物、展示中华科技文化成果、描绘历代社会风情图卷,集中创作一批具有艺术性、文献性、民族史诗品格,气势恢宏、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能够传之久远并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精品佳作。林蓝的《诗经——长歌清唱》是唯一一幅入选的关于《诗经》的作品。

“从小我就喜爱《诗经》,它情感朴实,意象真挚,文辞清雅,它是一部长成于中华民族启蒙时代的朦胧而清新的经典长歌,我希望传达自己作为一名生活在当下的中国画者对《诗经》的理解与感受,使之具有质清而贵的鲜明的《诗经》气质,这是全幅艺术表现的核心,也是题目“长歌清唱”的由来。”在谈到创作感受时,林蓝如是说。

4年之中,林蓝为了完成这幅作品,向先秦文学、考古学及古代器物、服饰研究等专家求教,5轮成稿,每稿又绘制十数篇草稿,在数十幅画稿的基础上才完成创作,以期做到在细节上经得起学术推敲,在整体上又能展现个人艺术风格。她运用国画线描、壁画构图、花鸟色墨等艺术效果,在5.3×4.2米的画幅中将“风”“雅”“颂”中的名篇,连贯成一幅质朴隽永的民族史诗画卷。

林蓝作品创作中

·流转飘逸

千年传唱的长诗画卷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长歌清唱》整体构思别出心裁,鉴于“诗经如何编撰成书?”的讨论,“王者采诗”的说法在学界中较具说服力,所以创作以之切入,取“采诗、献诗”为“点”,“诗意主旨”为“线”,“诗篇精选”为“面”,由点及线及面,全画展现一幅先人“采”“献”诗三百的优美宏阔的画卷。

画面下中上三层分别由“风、雅、颂”递进,以“王者采诗”为中心,以《关雎》《蒹葭》《桃夭》《溱洧》《七月》《鹿鸣》《清庙》等具代表性且广为流传的14名篇层层推进。林蓝以自己擅长的工笔线描,辅以金宣为底和氤氲色墨,在青白灰三色基调上,营造出清新质朴的美感与堂皇大气的悠远效果。

“温柔敦厚,诗教也。”如何用绘画语言传递《诗经》中“清新高贵”的审美品质?是林蓝创作力求展现的精髓。画面中的古代青年男女如思妇、贤人、耕者、乐者、兵士、使臣等等交替出现在农田、树荫、草木、流水、大山大河间,他们似以清唱的方式,共同吟诵着这首中华民族最古老优美的长诗。

作品局部-皇皇者华

画卷下部由“风”切入,展现一幅绝妙的古代风俗画,借郑国青年男女恋爱相赠芍药的场面,展现《溱洧》“秉兰赠芍”的意境。随后引入《关雎》,青年男子“琴瑟友之”,意象地表达“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之状,而“参差荇菜”点缀其间。之后的《蒹葭》,男子拾起芦苇,左右求索,伊人独立洲岛,繁密芦苇环绕,配以烟云、河流、鸿雁,展示了一幅“秋水伊人”唯美画面。

“小时候读《诗经》,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风’,喜欢其中对青春与爱的真挚叹咏,今天再看,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