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隋朝藻井纹样装饰艺术,文化渊源
敦煌藻井装饰艺术历史文化渊源
1敦煌的人文渊源与地域文化特色逐鹿中原是夏商周、春秋战国历史舞台上的主要节目。秦统一后,国家将发展的眼光放到更广阔的边远地区,汉武帝经营西域的大业应运而生。纵观祖国大西北开发的历史,第一个看到河西走廊重要性的便是汉武帝,正是他派张骞率领使团通西域并在河西设郡,公元年设立的敦煌郡揭幵了敦煌有记载的历史之第一页。自那以后,我国历代各族人民不间断的努力,共同经营、开发这片土地,才有了成为历史走廊的河西和文化宝库的敦煌,才有了整个大西北的今天。
1敦煌的人文渊源“敦煌”一词在张骞写给汉武帝的《史记大宛列传》这一报告中最先提出。这份报告中记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此后“敦煌”一词沿用至今。关于其具体含义学者们也一直众说纷纭。现在对于“敦煌”的解释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类是从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东汉应昭注《汉书地理志》中说“敦,大也;煌,盛也。”
在唐朝李吉甫编写的《元和郡县图志》中进一步解释到“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后世学者也常常将此作为佐证,用以证明敦煌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与繁荣景象。第二类他们认为敦煌这一名称是由土著少数民族所说地名音译而来,但具体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对地名的称呼,专家学者也是一筹莫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学者还是比较赞同后者对于“敦煌”的解释。敦煌历史悠长而古老,早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中原部落战争失败的河西三苗人就在此处以打猎为生时代相传。商周时期,敦煌隶属瓜洲范围,西北古老的游牧名族允戎、氏羌、塞种人、乌孙、大月氏陆续在此定居,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岩画,成为了解敦煌历史的第一把钥匙。到了西汉初期,匈奴打入河西走廊,大月氏接连退缩,匈奴人便成为了河西乃至整个北疆的主人。在汉武帝继位以后派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并开通了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史称“张骞凿空”。这为敦煌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敦煌同时也成为西北的军事和商业中心。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中亚、西亚文化传播到敦煌,中西文化在此处不断交流融合。北方匈奴与秦汉王朝经过百年斗争,西汉封建王朝取得最终胜利,迫使“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书匈奴传》)。
河西从此归汉,鉴于对匈奴的战争并未完全结束,潜在威胁依然存在。同年,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筑长城、筑边塞,兴建军事设备。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汉代通西域的道路共分为南道与北道。经若羌、且末、和田至莎车,逾葱岭进入大月氏、安息等国,为丝路南道;由敦煌玉门关开始向北行进,沿天山南麓,经车师到达库车、越过葱岭,进入大宛、康居、大夏,是为丝绸北道。敦煌总扼两关的重要通道,控制着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显然坐落在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已经成为东西方交易的中心,敦煌就此进入了第一个繁荣期。
2敦煌的地域文化特色北拥马鬃山,南倚祁连山,敦煌便处于这两山之间,一个天然绿洲就此形成。从汉代至今,敦煌始终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更是西行者去往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的必经之路。
敦煌位于亚洲的内陆区域,大陆性气候使得敦煌炙热少雨,但由于其南倚祁连山,山上源源不断的雪水流淌而至,为敦煌带来了一片绿洲。祁连山素有“万宝山”、“冰源水库”之称,海拔4千米以上,山上终年积雪,冰川大多集中于北坡,夏秋时节冰雪融化,雪水流入走廊自然形成绿洲,敦煌恰巧就位于这片绿洲之上。其面积较大、土地肥沃,自古以来便有发达的农业与畜牧业,可供来往行旅与屯戍军卒的衣食之需,是一片难得的宝地。说到敦煌莫高窟,它开凿于大泉泉水不断冲刷的鸣沙山崖壁上,正是这股清泉,使得莫高窟在四周戈壁沙漠的笼罩下依然焕活生机。鸣沙山地质属玉门系砾岩,此种土质便于开凿不便于雕镌,这便造就了敦煌莫高窟卓越的壁画艺术。由于敦煌地处沙漠戈壁,常年降雨稀少,致使这一具有敦煌特色的艺术避免了虫害霉变和朽烂,洞窟壁画得以保存千年。当然,自然条件也有不利的一方面,由于风沙侵袭导致许多洞窟被掩盖在黄沙之中。早在宋朝以前,敦煌经历了一场大地震,至使十六国和北魏部分洞窟崩塌,大量珍奇异宝掩埋于废墟之中。
2藻井及其文化内涵所谓藻井,本是仿照中国古代建筑中宫室内部房梁方井结构,既所谓“交木为井,绘以藻纹”。藻井装饰在我国古代己普遍应用,主要装饰于宫殿或洞窟天花的最顶端以及墓葬之中。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建筑装饰构件,藻井具有一种震摄人心之美,它不仅满足了中国古建筑实用性的要求,更是中华文化在传统建筑中的完美体现。
2.1藻井艺术“藻井”是一种传统建筑装饰物。古人以穴为居,常在洞穴的顶端凿洞当做采光口与通风处,一直到现代房屋的产生这一古老的形式依然存在。汉代时“藻井”应用己十分普遍,在张衡的《西京赋》中,便有关于“藻井”的记载,之所以将其称之为“藻井”,主要取“藻饰于井”之意。此外,据《风俗通》记载,“藻井”的由来是指二十八星宿中的“井宿”。古人认为“井宿”主水,据“五行”学说,水能克火。故将其放置于殿堂、阁楼的最高处,既可以驱避火邪,同时也可以起到装饰作用,理所当然成为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最佳伴侣。
藻井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集实用性而生,经过不断的演变与发展,最终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殊的装饰构件。说到敦煌莫高窟,它早期的洞窟型制由中心塔柱式演变为覆斗式,藻井便绘制于覆斗型顶窟。它通常平面为方形,正面开佛龛,窟顶部分由四壁各向中心呈斜坡形,至中心收成方形并向上凸起一定高度,古人在此绘制以纹饰,称为藻井。覆斗顶窟这—形式在印度和中亚很难找到,而在敦煌却逐步成为主流。有学者认为,覆斗这一形式来源于中国古代对“米斗”的模仿。覆斗顶高起形成自拱,从而保证窟顶稳定而坚固,即使没有中心柱的支撑也不至于塌陷,同时形成宽敞的内部空间。
2藻井的文化内涵藻井应人的实际需要而生,又因人的实际需要而变。它从传统建筑中的功能性转变为装饰性为主的建筑装饰构件,在这“一生一变”的过程中,不仅暗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灵魂所在,更是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集中体现。
防火意识的艺术表达:木结构是中国古建筑中所独有的结构形式,因其通体均为木材,故对防火要求也更为关切。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他们将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视为天灾。一方面,他们用着最为原始的方式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则将驱火避邪的美好愿望以藻井纹样的形式体现于建筑设计之中。五行学说认为水能克火。故将代表“井宿”的藻井纹样绘制于建筑顶端。由此可见,藻井的产生和发展是古人对于防火避险最原始的渴望。(2)封建等级观念的艺术表达:早在汉朝,藻井就是最高等级建筑顶端的标志性装饰。到了宋朝,更有“唯宫室祠观为之”的说法。《宋史》记载“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凡民庶之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历朝历代对藻井的使用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使得藻井成为封建社会里“等级”、“高贵”的象征,它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封建社会长幼尊卑的等级观念,同时也体现出其尊贵的装饰地位。(3)“天人合一”尊天理念的阐释:所谓的“天人合一”简而言之,就是指人类一切活动均要与自然界的运行规律相一致。
对藻井而言,无论是在其结构形式上还是在装饰手法上都是古代人民对“天”的崇拜和对“天人合一”理念的完美呈现。从构成形式来说,“上方下圆”的表现形式以最为直观的方式展现了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其次,古人将藻井视为天体的缩影,赋予藻井以“天”的意义,更是人与天沟通的途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