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近一个世纪之前,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写道:“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如果百年之前的情况是敦煌文献和敦煌艺术的新材料将引出新的研究问题,今天的情况则是经多几代学人的积累,基础性调查和材料整理已相当充盈,需要更多以研究中产生的新问题带动对材料的再发掘。巫鸿的这部新作通过“空间”这一角度,调动读者自身经验,从敦煌城一路向西,来到凿有数千洞窟的鸣沙山;面对扑面而来的崖壁展开历史想象,并以人的身体为尺度,进入不同时期的洞窟空间,感受洞窟的功能、性质和参观方式的明显变化。在洞窟中,身体参与感知雕塑和系列壁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最终目光视线落在单幅画面上,进入画面内部空间,完成精神层面的观看意义。因此,书中虽然广泛借助和征引了关于敦煌研究的原始材料,却试图从新的层面显示它们的意义,激发读者调动自己的身体和眼睛,在阅读中开启一趟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之旅。
作者简介
巫鸿(WuHung),年哈佛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于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原文摘录
本书的目的是实验一个研究和理解敦煌艺术的新方式:与其通过朝代史的滤镜把敦煌艺术化解为线性进化,不如以“空间”的概念为切入点把莫高窟当作可以实际走近和进入、可以用目光触摸的历史地点和场所。由于这种理解方式强调同时性而非回顾性,原境分析而非线性进化,它更接近于历史主体——即建造和使用莫高窟的历代人们——的实际经验。
大部分敦煌洞窟都在历史上受到自然和人为的损害,也经过不断的修饰、改建和重建。今天人们看到的是这些变化的结果,而非建窟时的原状。对每个洞窟的历史性观察因此必然包括两个方向,是透过历史的叠压寻找和重构洞窟的原始设计,二是把历代的修饰和改建作为有意义的美术史事件进行调查和阐释。虽然美术史研究一般强调前者,但我们也应该把每个窟乃至整个窟看作是不断变化的生命体。
线性的叙事类壁画和偶像型壁画在目的、内容和视觉逻辑上都有重大区别。偶像型表现一一无论是单独的说法图或是大型的经变画一一从根本上说基于象征性而非描述性图式,其画面空间总是聚焦于一个中心图像一一佛陀或菩萨。这种视觉上的高度集中不仅源于偶像的中心位置和特殊尺度,而且也由周边人物和建筑环境得以加强一一这些附属形象无不引导观者将视线聚集于画面中心,而画面中的中心神袛则被描绘成静默的正面形象,无视周边人群而直接注视着画外的观者。这种绘画所包含的情节因素一不论是佛陀的生平还是对佛经的诠释一一总是第二位的,画师为它们“经营的位置总是属于主像周围的从属空间。但在创作叙事类画面时,画师首先考虑的不再是神灵的统摄力量,而是对事件的直接表现,是角色的活动和相互之间的互动。
任何访问莫高窟的人所看到的洞窟并不按年表排列,而是重重叠叠、大小悬殊、相互参差,将一公里长的崖面化作一个宏伟的“蜂巢”。这种“未经消化”的空间经验是常规美术史叙事所希望克服和消解的对象:通过将混杂的洞窟按照内容和风格进行分类和分期,组织成线性的历史进程,创造出一个井井有条的莫高窟历史。但这个历史仅仅存在于书本之中,而不再是现实中可触可视的窟室和崖面。这个时间性的叙事取代了洞窟的空间存在,也屏蔽了与空间相关的各种感知和探索。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为什么甬道这个空间在此时激起画家如此蓬勃的想象力,不断更新和丰富此处的图像?一个答案是主室中的绘画程序在这一时期已经高度标准化和程式化,而甬道则提供了一尚可发挥想象力、创造新图像的“边缘”空间。这个空间的主要特性是连接前室和后室,它所隐含的知觉模式是“转化”(transformation)和发生(happening),因此特别适合描绘瑞像和神迹。也正是在这同一空间里,甬道下部的壁画描绘着前往拜佛的供养人,正在穿越这条充满瑞像和感应的甬道,从纷繁喧扰的外界进入佛陀的神圣领域。
书评
巫鸿先生这本书并非是对莫高窟的介绍,也不是莫高窟的美术史,而是另辟蹊径,从空间角度解读莫高窟
读这本书很有镜头感,仿佛跟随作者由外向内逐层穿透莫高窟,先是崖面上洞窟布局的空间理解,再到洞窟内部的布局,然后是空间内的艺术创作带给受众的感知空间,最后是画面的空间位置处理,由远及近理解空间概念对莫高窟艺术的影响
这个讲述的顺序和观众参观莫高窟的直观感觉是一样的,先是看到山崖上密密麻麻的洞窟,这是对莫高窟的第一印象,接着进入洞窟内部,又是一种全新的空间感受,但是面对洞窟内大面积的壁画不知从何着眼,这时会听到讲解员讲述的壁画故事,壁画所包含的信息不局限与洞窟内,思绪会随着故事进入更大的空间,最后落实到具体的画作上,或觉得某尊像美,或觉得某尊像有特定的含义,思绪周游了一圈,回到画中某些具体的人物上
过程是这么个过程,但是大多数人只会注意到过程中极少的点,本书的作者却能把每一步都在空间的概念下分拆解读,从而展现出更多的层次。
从空间角度看莫高窟,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考方式,洞窟为什么开在这个位置?不同题材的画作为什么如此分配?画作中的人物为何如此排列?这本书并不能给你全部的答案,但能帮你建立思考的方向
莫高窟包含有巨量的信息,以至于产生敦煌学,多选择几个审视问题的角度,必然能在访古中收获更多的乐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