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17人、8天、公里、°视角……

??方严老师课稿敦煌壁画局部2幅

千年守望一世回响

游学是古风,主语是学,大家熟知的当属孔夫子游走四方广布大道了,在游中体察天地人心。可惜近世的主语变成了游,游学也就蜕变成了游玩。都市里拥挤的高楼大厦让人的心灵和视野随之变得狭隘,如同电影《降临》里阐述的文字对人的思维产生影响一样,这或许也是居住环境对人的思维的影响之一。

回到河西走廊,以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接点为契机,寻找那个华夏民族人格清澈的时代密码。一个民族勃兴期的精神和中国画本源的某种契约,我们在寻找。这里面不是鏖战与和亲,征服与被征服,还有一个族群跨越沙漠戈壁的视野与企图,是什么在支撑他们往西,往西,再往西。

在高台,方老师说所有的笔墨都要放在他的文化背景里进行考量,那一刻千竹书院的目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画的笔墨力量,因此这是一次超越空间地域界定的游学之行。只是在大历史的背景下以笔墨为媒介,来探究当时与现在主宰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潮带来的美学影响。

敦煌学是显学。此次我们仅是通过墓画砖,壁画等在中古历史上的辉煌和近世被曲解的笔墨迷障,来印证千竹书院构建中的学术体系。笔墨里相约笔墨里见,本期专辑试图与您分享我们看到的力量。

这是千竹书院组织的第二次游学,上一期是在山东的潍坊—青州—驼山—曲阜之行,具体我们在年4月25日的书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