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鸣沙山 >> 鸣沙山旅游 >> 敦煌的由来上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莫高窟简况:莫高窟,当地的人们俗称千佛洞,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莫高镇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米,高50米。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公元年,一位叫做乐樽的僧人(有的史料记载始建于东晋永和八年,公元年)开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后面详述)。现有洞窟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以来,又因为一位叫做王圆箓的道士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余件古代文物,大部分为外国人所得,并衍生出了一门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图一,敦煌莫高窟第96窟外景-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图片来源:网络

图二,敦煌莫高窟侧景;图片来源:网络

来到莫高窟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到这里就如同来到信仰宝库一般,不同的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甚至道德信念都会有所提升。生命深层的对于天国家园的记忆与向往会被激发出来。以至于这里虽然地处沙漠,但常年海内外游人不断。甚至因游客过多,对于洞窟内壁画和彩塑似乎有很大的伤害,所以管理者不得不采取限量的办法。

图三:飞天藻井,第窟图片来源:《敦煌壁画全集05.敦煌初唐》

从本文开始我们就与读者们聊聊我个人对敦煌壁画(包括彩塑等)的来由以及音乐舞蹈等几大方面的所知所见。仅供抛砖引玉之用。

图四:第45窟西龛顶,图片来源:《中国敦煌壁画全集06.敦煌盛唐》

在写正文之前我们先引述一段原来敦煌研究员对敦煌文化遗产的看法:“我觉得她是充满了神迹,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试想在千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出于对信仰的追求,出于人类面向无限未来的各种可能性的探求,也就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和商业的交通往来,在敦煌来营建这样一个信仰的空间。以慈悲、智慧、坚忍的心灵去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这种永恒和现实的关系,直到今天还给予我们很多的启发和触动。而且我觉得最为神奇的就是在如此动荡、充满战乱的历史中,敦煌石窟却能够幸存下来,她向我们揭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是如何去珍视并且呵护我们最宝贵的这样一种文化的传承,也就是对于美,对于信仰的热爱与忠诚。

图五:彩塑:禅定像,第窟,北魏,宋代重修;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文化在近百年以来是遭遇了巨大的变局,但是变局中实际上蕴含着希望。很多古老的文化,通过和世界文明的借鉴,融入普世价值,往往能焕发新生。”(注)

图六,第窟内景(局部),开凿年代:西魏;图片来源:网络

敦煌长期处于中原王朝的边境地带,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自然成为东西方文化与经济的交汇点。莫高窟与鸣沙山相连,而鸣沙山在另一侧环抱月牙泉,对面是三危山。这几者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在开凿洞窟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人的一种修行过程,或叫为修行铺路的过程。过去佛家有“观像”、“禅悦”之说。看那些造像,从而体悟或者升华对佛法的理解,最终要提高自己的修炼境界;而鸣沙山的鸣响就如同战鼓一样,激励着人们早一些彻底的放下人心,因为只有放下人心,心如净水的时候,才能达到与天地的同在,才能远离被沙漠(死亡)所吞噬。月牙泉的表现就是样本。无论沙山怎么大,但是她就是静谧在这里的最低处,任何外在的力量对她都无可奈何。月牙泉虽然与莫高窟有一段距离,但是月牙泉的状态就展现出一种至静至美的境界。这就好比一架天平的两端:一面放砝码(月牙泉),那是上天的标准,同时展现神迹,向人们昭示着神慈悲与威严的力量;另一端就是莫高窟和三危山,人们通过开凿与塑像展现生命的状态和境界(三危山主要是以寺庙为信仰表现),两者缺一不可。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成了人们朝圣和寄托信仰的地方,它与莫高窟的区别在于,对于普通信众而言是朝拜,对于修行人而言是在寺庙中打禅;而莫高窟这里就是把信仰身体力行倾注在开凿洞窟和绘画与彩塑上;修行人在开凿出的洞窟中修行也是苦行僧式的。当然在建造过程中也有寺庙这种模式的,后来因为岁月的流逝,这种形式逐渐湮没于历史中了。

图七:藏于大英博物馆的藏经洞文献:金刚经;图片来源:网络

敦煌地区文明的发展与充实,根据《史记.五帝本纪》上的记录是上古时期舜向尧帝建议:迁徙三苗人到达的地方。一方面让这些人离开江淮、荆州地区,不让他们继续作乱;另一方面,让这些人改变西戎(这是上古时期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统称)。那么根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当时舜是明白用水乡人的野蛮来对付西部地区部落的野蛮,这样生命因素中和一下,会加大三危山地区文明发展進程。春秋时期这里因为地产好瓜,被称作“瓜州”。在经历了一段不同游牧民族(大月氏和匈奴)的统治之后,在汉朝敦煌名字开始出现:西汉元鼎六年(前年)设置敦煌郡,意“敦,大也,煌,盛也”,为河西四郡之一。张骞通西域的“凿空”之行,开通了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敦煌从此就成了东西方文化与信仰的交汇之地。

飞天

东汉时期,佛法在上天的安排下就开始东传中土,而作为中土的边缘地带,这里得到佛家信仰的讯息会更早一些。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时期,中原各方势力混战,饱受战乱之苦,有很多中原人逃到边陲的敦煌。虽然这里基本上没有被战火烧到,相对太平,但普通人期望平安的心更为强烈。因为这里地处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佛家的信仰也自然逐渐成为这里普通百姓的共识。

月牙泉

就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东晋永和八年(公元年)佛教信徒在这里开凿洞窟;据《莫高窟佛龛碑记》中记载:“莫高窟者,阙初前秦建元二年(公元年),有沙门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止此山(三危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这里经济更加繁荣,信仰的元素被注入更多(见图五、六)。唐朝武德二年(年)置沙州,从此敦煌壁画或者彩塑都弄得色调逐渐恢弘、绘画与彩塑风格变得细腻、大气、洒脱,是莫高窟最辉煌的时代。莫高窟第九十六窟,即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外景见图一),洞窟就开凿于唐代(外楼建于当代),而且所造的佛像是弥勒佛。这也点出莫高窟造像的主旨:弥勒在未来下世传法的时候,人们通过这些信仰的积累,真正得到弥勒佛的亲自传度!

敦煌地区后来被吐蕃占领一段时间;唐宣宗大中二年(年),沙州人士张议潮募兵夺回敦煌城,使河西地区重归唐王朝;大中五年(年)唐廷在敦煌设置归义军,并任命张议潮为敦煌归义军节度使,丝绸之路再度繁荣。(洞窟彩图见图三、四)在五代时期的后梁时期(年)这里有一位叫曹议金的统治者,他用修好紧邻大兴农牧业的主张,使敦煌恢复繁华,同时莫高窟开启以开凿大洞窟为主的时代。北宋时期这里很长时间被西夏占领,西夏的党项羌人在这里统治年。这一时期的壁画和雕塑带有西夏和宋朝理学的特点。以致到了元朝时期,这里的壁画和雕塑,风格趋向拘谨,没有了隋唐时期的洒脱、艳丽……

到了明代因为侧重于海上贸易,丝绸之路逐渐荒废了,敦煌也就随之没落,莫高窟叮咣的雕凿声也被吹進了大漠深处,成了绝响。在嘉靖七年(年)因叶尔羌汗国的攻击,大明政府关闭嘉峪关。从此沙州和瓜洲成了叶尔羌汗国的领土。至此敦煌在文化上的使命也暂且封存。(局部景观见图二)

在清朝这里虽然又称为中央政权的领土,但敦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几乎是完全丧失。莫高窟也成为被遗忘之地。但在上个世纪初,一个道士却在意外的机缘促成下打开了藏经洞,敦煌的辉煌又回到人们的视野中。虽然对于中土的子民而言,对于敦煌藏经洞文物大量流失海外感到非常的痛心,我常想为什么神会安排在中土国难当头的时候一个道士会发现藏经洞?这些问题都留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逐步与大家探讨。(藏经洞文书之一,见图七)

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以及洞窟除了开始僧人们建的修禅窟之外很多洞窟及彩塑描绘的都是以佛家故事和佛家神(这里的神,指的是佛陀、菩萨、罗汉、力士、飞天、天王等等的统称,下同)的表现。如九色鹿、释迦佛出生、出游四门、以及普渡众生的经过和从前当另外一位太子时舍身饲虎的故事等等。有很多是经变图,就是彩绘的内容来源于某部经书,是从文字转为图画的创作。在这里也有是与供养人有关的绘画和洞窟,这反映了信仰的世俗化,其实信仰世俗化,这不能说不好,问题是更多人能够接受某一信仰的同时,有多少人是真正想在其中修行呢?还是想借用佛陀与神的力量来保佑自己呢?这就是问题。当信佛的人多了之后,对于道德标准的提升与稳定是有很大的好处;反映市井人情的绘画如:雨中耕作图等。藏经洞文书主要是经卷,也有别的官方帐目和文书等其他方面的。

下面咱就来说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上天众神对于敦煌地区的有序安排。(未完待续)作者:石方行

有道是:

大漠深处凿石窟

绘画彩塑神韵殊

绵延千载铸芳华

末世回眸本性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