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药王庙遗址,一座沙漠下面的神秘庙宇

在前往鸣沙山山脚途中,左侧有条分叉小路,不远有一处“药王庙遗址”,现存看到的只有几处断壁残垣。

药王是中国民间对古代名医的尊称,或称医王。随时代、地区不同,药王所指人物亦不同。其中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扁鹊,东汉邳彤,唐代的孙思邈、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韦老师)等。后世这些名医不断被神化,被不同地区的民间奉之为药王,并设庙祭祀,统称为药王庙。说起药王庙,全国有无数座,铜川药王庙、国安药王庙、峰山药王庙,可以说多得数不胜数。今天说的药王庙,不是这些名气大的游览胜地,而是大部分埋没在地下的鸣沙山药王庙。

鸣沙山药王庙确切说应该叫做药王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现的,从出土的木制的功德碑确认,它是清朝嘉庆二十三年(年)建造的药王洞,专为纪念药王孙思邈。主殿为砖砌洞窟建筑,宽为3米,长6.2米。窟前为西结构庑廊,已经全部塌毁,残存的多已腐朽。洞内的泥塑也不复存在。洞北壁背光为“红王诊龙治虎”的悬雕,东壁为山水花鸟悬雕,为了保护遗址,现在已经将遗址回填。

在鸣沙山上俯视药王庙

走进药王庙

在看看药王庙细节

再走近些

土砖建造的墙壁,敦煌这里雨水少,现在还有一些民用建造用这种不经烧的土砖。

这个建筑是烧过的青砖

拉近镜头,抚摸着这段残垣断壁,好像看到了药王庙的过去。

药王庙周边的土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9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