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方圆文史
月牙泉,位于甘肃敦煌县城南鸣沙山北麓,古称“沙井”。鸣沙井积沙成峰,沙山环抱着一股清泉,状如一轮弯月,南北长约一百米左右,东西宽约二十米。泉水内生长有眼子草和一些轮藻植物,在泉水南岸还有茂密的芦苇,四周全被流沙环抱着。
关于此泉水的来历,相传是在西汉时期大将军李广利西征大宛凯旋而归,当他行军至此的时候,部下皆干渴不已,李广利便用刀刺山,顿时泉水涌出,于是便成了今天的月牙泉。千百年来,此地风沙不断,但是月牙泉从未因此干涸。
除了千百年遇风沙而不干涸,关于月牙泉的传说还有很多,比如相传泉水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这些极其珍贵的物种,它们不仅能医治一些疑难杂症,长时间食用的话还可以长生不老,所以月牙泉也有“药泉”之称。在以前的时候每逢五月端阳时节,人们常结伴来此游玩,登山观看此泉水。
其实早在汉代时期,月牙泉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了,但此时月牙泉周围的景观建造尚且不多。等到了唐代时期,月牙泉便开始出现了船舸,泉水旁边也开始修建起一些庙宇。值得一提的是,在泉水南岸还有一组古朴典雅且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例如娘娘殿、龙王宫、菩萨庙和药王洞等等。
清代的时候,人们还在此处筑造了鸣山寺、三圣宫、药王庙等,亭台楼阁,鳞次栉比,与月牙泉相映成趣,壮观而优雅,可谓是美不胜收,只可惜现在此等景观均已湮灭。不过,月牙泉在古代时候却也算是文人骚客的游览天地。
70年代中期的时候,因农业发展的需要,当地在进行垦荒的时候大量从月牙泉中抽水灌溉,加上近几十年来月牙泉边周围的植被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月牙泉水因此水位急剧下降。年的时候,月牙泉的平均水深只有0.8米左右。当时因水位太低,导致形成月牙泉失去了原有的风貌。
不过从年开始,国家便开始拨出转款来修复月牙泉。不仅疏浚泉水,还大力重建泉水边的亭台楼阁。年,敦煌市开始采取相应措施,极力补充月牙泉水位,使得月牙泉水免于干涸。到了年的时候,水位下降到1.3米,泉水面积也随之减小。
其实,我们反观月牙泉的泉水变化就会发现,虽然月牙泉身处鸣沙山的包围之中,但是千百年来却从来没有被湮灭,其原因是因为沙鸣山属于环形沙丘,风力作用下的沙子,总是沿着山梁上滚动的,因而即便风再大,沙子也不会刮到泉水里面去。所以月牙泉才会千百年来从未干涸。不过,在人为的干扰下,月牙泉也近乎干涸之程度了。不过好在后来人们及时对它进行了保护,才免得这一名胜之地被毁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