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年小艳第一次走到莫高窟的崖顶,放眼望去,鸣沙山沙脊连绵。在崖顶扎设麦草方格,是让莫高窟抵御风沙的重要措施。如今,这项工作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探索。
今年40岁的年小艳是甘肃省敦煌市莫高镇苏家堡村村民,一家六口的生活担子落在夫妻俩身上。前不久,她接到村上的通知,可以去莫高窟崖顶扎设麦草方格固沙。务工总共20人,每人每天能挣元,比打零工高,还能车接车送管顿饭。
苏家堡村村民正在莫高窟崖顶工作。新华社发(张国彬摄)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郭青林说,防沙治沙是莫高窟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近期,香港敦煌之友基金会捐资40万元用于莫高窟崖顶的麦草方格维修。
“过去我们大多雇施工队,这次尝试将文物保护与乡村振兴结合,让世界文化遗产与周边社区有效互动。群众在拥有收入的同时,也能参与到莫高窟的保护中。”郭青林说。
划线、码放、压草……在离崖面约1公里的地方,年小艳和工友们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扎设麦草方格。“四周铺草的地方高一点,中间凹下去,像鸡窝一样。”年小艳说。
苏家堡村村民正在莫高窟崖顶扎设麦草方格。新华社发(张国彬摄)
风沙曾是莫高窟面临的最大威胁。在莫高窟藏经洞外的墙壁上,一条条划痕记录着百年前流沙涌进洞窟的历史。挖防沙沟、建阻沙木栅栏、利用化学方法固沙……半个多世纪来,保护工作者不断尝试新办法防治沙害。
敦煌石窟监测中心副研究馆员张国彬说,由高立式栅栏、窟顶植物固沙带、草方格沙障等构成的莫高窟治沙体系,有效减轻了风沙危害。如今,莫高窟窟前的年积沙量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立方米降至不足立方米。
部分扎设完成的麦草方格。新华社发(张国彬摄)
“保护人员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治沙很不容易,自己亲身参与才真正感受到。”年小艳说。
预计到6月中旬,年小艳和工友们将完成4万平方米的麦草方格扎设任务,这些方格将有效压沙、降低风速。草种或沙生植物的种子吹进方格低处,待降雨后就有希望出现新生命。
郭青林说,如这一项目成效较好,未来他们将邀请更多莫高窟周围的群众参与相关保护工作,拓展他们的就业途径,助力乡村振兴。(记者张玉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