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10月28日从甘肃省疏勒河水资源管理局和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近日,我国唯一一条由东向西流向的内陆河、河西走廊三大水系之一的疏勒河在断流近半个世纪后,全程再现大河西流,同时,疏勒河终端位于库姆塔格沙漠边缘的“哈拉奇”湖在干涸消失年后得以重现,形成了5平方公里左右的水域。
这是疏勒河及其分支党河流域自年以来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之后再现的奇观。
疏勒河断流源于人祸
疏勒河是我国唯一一条由东向西流向的内陆河,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之一,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托勒南山与疏勒南山之间,流经青海省天峻县后,向西流经甘肃省肃北、玉门、瓜州、敦煌等县市,总流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疏勒河干流全长公里,流域面积4.13万平方公里。
发源于疏勒南山的党河,是疏勒河流域最大的直支,是敦煌的母亲河,主要依靠冰川冰雪融水、泉水和大气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量约占党河全年径流量的39.8%。党河干流河水经肃北、阿克塞和敦煌使用后,余水经党河河道汇入疏勒河并最终消耗于敦煌西湖。
据了解,地质年代,疏勒河河水曾流入新疆境内的罗布泊,后因西部地形隆起,终止于敦煌境内最西端的西湖。
疏勒河断流,始于上世纪中叶,知情人士都清楚,疏勒河断流源自人祸。
“上世纪四十年代,疏勒河河水滔滔,后来由于上游兴建水库等水利设施截流,加上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增多等众多原因,河道就干涸了。”敦煌市的老人们无不为此叹息。
疏勒河流域望杆子段复流后河道流水、周边植被恢复的盛景。
疏勒河断流,危机四伏
疏勒河断流,导致流域生态持续恶化。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萎缩,植被退化或者消失,缺少遮拦阻挡的库姆塔格沙漠每年向敦煌逼近2-4米;鸣沙山怀抱之中的月牙泉受到了直接影响,水域面积由原来的22亩萎缩到不到10亩,平均水深由原来的8米下降到1米左右;残存的阳关、玉门关遗址墙基向内凹和墙体表面剥蚀严重。
分布于敦煌灌区外绿洲周边的湿地不断萎缩和退化,敦煌东湖湿地消失,北湖湿地濒临消亡,南湖湿地萎缩。敦煌市绿洲边缘天然草场面积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万亩减少至目前的万亩,土地沙化面积每年增加约2万亩,沙漠每年吞噬绿洲边缘2-3米。
生态的持续恶化直接威胁着文化名城敦煌的生存安全,我国珍贵的文化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遭受风沙侵蚀。
疏勒河复流也系人为
年以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指导下,十余家科研设计院所开展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及重点治理目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9项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编制作。
记者了解到,解决敦煌生态问题,关键是解决好水的问题。《规划》范围涉及敦煌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及玉门市、瓜州县等五县市,东起敦煌市境与瓜州县县界,西至甘肃与新疆省区界,南自甘肃与青海省界、北至中蒙边界,总面积13.13万平方公里。
通过引哈济党适当从外流域调水、下泄生态水量等措施,促进敦煌生态改善。
通过对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补充水源,修复其湿地生态,使西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不再恶化,阻拒库姆塔格沙漠的东侵。
甘肃省疏勒河水资源管理局通过整治河道、重新打通疏勒河,使疏勒河干流生态泄水通畅。
通过封禁修复和水土保持,保护南部山区生态植被、水源涵养林,稳定党河、哈尔腾河及疏勒河的来水,保证其可持续利用。通过适当的地下水回灌,抬升重点地带地下水位,有效恢复月牙泉水深和面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记者从疏勒河水资源管理局了解到,《规划》实施以来,该局从昌马水库每年集中向中下游河道、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瓜州极旱荒漠生态保护区、玉门干海子自然保护区等区域排放生态用水。年以来,从双塔水库下泄生态水量逐年增加,累计已达3.43亿立方米,其中年从双塔水库下泄生态水达到1.56亿立方米,到达西湖乡北河口断面万立方米,到达柳敦公路断面万立方米。目前,“北通疏勒”的规划目标已经实现。通过近年来的生态输水,疏勒河中下游大片的胡杨林、红柳等天然植被得到有效保护,流域内地下水得到了一定补充,河道自然生态得到一定的修复,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年12月,疏勒河作为全国干旱区河流代表,成功上榜首届寻找10条“最美家乡河”榜单。
伴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劲风,疏勒河流域交出了一张“生态画卷”,迈上了共建美丽中国的生态发展之路。
文/图丨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董开炜
编辑丨刘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