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史上,除了王淦昌、程开甲、邓稼先和于敏等23位两弹一星元勋外,还有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就是共和国 任核司令张蕴钰。

年8月,驻守大连的第三兵团参谋长张蕴钰接到了自己的老首长、时任副总参谋长陈赓大将的电话。电话里,陈赓大将开门见山地对张蕴钰说:国家要研发原子弹,中央决定让你去搞原子弹靶场,是我推荐的你。好好干,中国应该有原子弹。

听了老首长的话,张蕴钰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服从命令,保证完成任务!

这个原子弹靶场,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那么,陈赓大将为什么会找到张蕴钰,让他去负责建设核试验基地的呢?

年,张蕴钰出生在河北赞皇县武昌村。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20岁的张蕴钰也投入到了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八路军。先后参加了清河、马岭、大陈庄、百团大战等战斗战役,由于作战勇猛,他从赞皇县游击队队长一直做到了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33团副团长职务。

解放战争期间,张蕴钰又从太行军区第1军分区24团副团长开始,一直做到了第2野战军15军副参谋长的职务,曾经参与 的解放军与美军军事冲突的安平事件的调停谈判。因为安平事件的调处结果是“不了了之”,许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但张蕴钰笑道:“国共大战将至,何顾安平乎?”可见张蕴钰很有大局观。

解放以后,张蕴钰担任第15军参谋长,时任军长为秦基伟。

爆发以后,张蕴钰作为 第15军参谋长入朝作战,参与指挥了 的上甘岭战役,上甘岭坑道作战,就是他提出来的。

张蕴钰在15军有“孔明先生”之雅号,用秦基伟军长的话说:“我有两个好参谋长,一个是何正文,再一个就是张蕴钰。”可见张蕴钰的军事才能很不一般。

年,张蕴钰从15军调任3兵团副参谋长,随曾绍山副司令员率3兵团机关直属队从朝鲜直接驻防大连,负责接收苏军撤离后的防务。

在3兵团期间,作为我军三军联合作战指挥实践最早的指挥员之一,张蕴钰组织参加了辽东抗登陆海陆空集团军级联合演习,演习效果非常成功,在军中影响很大。

就是这个时候,张蕴钰接到了陈赓的电话,推荐并得到批准他去负责建设核试验基地的。实际上,此前张蕴钰对原子弹的了解,也仅限于年他跟随叶剑英元帅在南京工作时,从一部美国电影《女战士》看到的美军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的纪录片画面。但组织的信任,让张蕴钰也对自己即将开始的新挑战充满了信心。

接到核武器试验靶场主任的任命后,张蕴钰简单收拾了一下就于58年10月奔赴大西北,开启了从作战部队到核试验的新征程。

最初,苏联专家建议将核试验基地定在敦煌,但张蕴钰带领勘察大队到敦煌一看,这地方不行啊,一方面是地质条件只能承受2万吨TNT当量的原子弹爆炸,而那个时候美苏都搞到千万吨当量了,咱们起点不能低了,不吃别人嚼过的剩馒头;另一方面,敦煌是什么地方啊,一个沉淀中国历史的地方,各种古迹诸如阳关、汉长城、烽火台、鸣沙山和敦煌石窟等等星罗棋布,核试验基地放在这里,这不是要了老命嘛,肯定不行; ,这里缺水,土质疏松,不适合。

问题汇报到陈赓那里,陈赓就一句话,这里不行,就再找一个!

张蕴钰又带队,在12月的寒风里一头扎进了茫茫沙漠戈壁,几经奔波,方圆数百公里都荒无人烟的罗布泊落入了勘察大队的视线,这里的自然条件,太适合做核试验基地了,这类高度保密的项目,该有的条件,它都有了。

选址得到批准以后,张蕴钰又带领勘察大队开始为试验基地寻找生活区。

有一天,他们来到了在北靠天山,南临博斯腾湖的地方,开满了一片片美丽的马兰花,就是这里了,茫茫沙漠戈壁里的这片绿洲,太适合科研人员作为生活区了。看着遍地开满的马兰花,张蕴钰说道,今后,我们地方就叫马兰吧,我们的事业就像这沙漠里的马兰花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从此,马兰基地走进了谱写历史新篇章的时代。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重重,而且茫茫的沙漠戈壁,时刻都充满了危险。在一次外出勘察回来的路上,张蕴钰独自开车观察地形,戈壁上突然刮起了大风,狂暴的沙尘瞬间就蒙蔽了四周的天空,视线被压制到不足30米,这种情况下,张蕴钰迷路了。

戈壁上迷路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处理不当就后果难料。不久天也黑了下来,张蕴钰开着车在戈壁滩上四处狂奔,一直到下半夜,油快耗尽了,还是没有找到出路。

好在这个时候,他看见了附近一座沙丘上有一棵枯树,这在沙漠上,可算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目标,于是,他就把车停在树下,车门一关,自己就车里休息等待。因为太累了,不久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提前回去的勘察人员,等了很久却没有等到张蕴钰回去,司令失踪,这下子大家可就慌了,急忙派出大批人马出去寻找。但外面刮着大风,沙尘漫天,视线极差,折腾了一晚上也没有看见张蕴钰的影子。

这时,天也慢慢亮了,大家这才发现张司令的车就停在离马兰基地不足两公里远的一个沙丘枯树下,急忙奔过去一看,司令在里面睡大觉呢,战友们前来寻找都没有惊醒他,感情这是真的太累了。

人找到了,看见张蕴钰累成这样,有的战友抑制不住地流下了泪水。

看着大家关切的眼神,张蕴钰十分感动,但为了让大家轻松下来,他诙谐地说,我之所以还能活下来,就是戈壁刮大风迷路的时候,孙悟空来了,送给他一颗原子弹,他拿着原子弹对着狂风一声大吼,然后,就平安无事了。

艰苦的勘察任务完成以后,年底,马兰基地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阶段。很短的时间里,多达5万名解放军战士和工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沙漠戈壁,开始了漫长的四年建设岁月。

年,44岁的张蕴钰由大校晋升为少将。同年,核武器试验靶场改为核武器试验基地,张蕴钰被任命为司令员,成为共和国 任核司令。

在核试验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困难时期,许多项目下马,加之苏联专家撤走,核试验基地的存与废,一直是基地建设者的心头之痛。就在他们不知道前途如何的时候,又传出了马兰基地会暂时搬迁到无锡的传闻,一时间大家都有些迷茫和失落。

这个时候,张蕴钰站了出来。

他说,我们核试验基地是不会下马的,因为周总理对新疆的负责人说了,“中央在新疆有个原子武器靶场,他们条件非常艰苦,但任务很艰巨,希望自治区的领导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和支持,我替他们向大家干杯了!”

张蕴钰激动说道:“就凭总理的这句话,我哪里都不回去,一年不行我干两年,两年不行我干三年,非要干成我们自己的原子弹试验场不可!”

张蕴钰的话,激励了这些为核试验基地付出了巨大心血的战友们,在这一刻,他们只有一个信念,核试验基地不建成,他们绝不收兵!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建好了水库,修成了机场和营房,更是凭着强大的意志力,付出巨大的牺牲,修好了贯穿沙漠戈壁的数百公里上的公路,为中国核试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12月,核试验基地完全建成并通过验收,开始正式投入使用。

基地建成了,科学家们对原子弹的研制也进入了关键时刻,进行核试验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年10月14日下午时分,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场试验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在会议上宣布:原子弹的爆炸定在了年10月16日。

其实,对于这次核试验,张蕴钰负责的核试验场早在9月25日就做好了一切准备,目的就是为了能在国庆节前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因为这无疑是送给祖国 的礼物,就等中央批准了。

但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核试验被定在国庆节观礼的外国嘉宾全部离开之后进行。

试验日期延后,这对核试验基地的全体人员来说,是巨大的压力,他们需要再次对试验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再检查,把可能存在的隐患彻底完全消灭。

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总指挥张爱萍将军就带着大家去孔雀河和古楼兰王国废墟转了一圈。

随着时针的转动,时间终于来到了10月16日,考验大家的时刻终于来了。

当天上午10点,罗布泊的天气异常给力,在张蕴钰和李觉、朱卿云的指挥下,代号“邱小姐”的原子弹,就被基地工作人员稳稳当当地安放到了.米高的试验铁塔上。

在进行起爆前的 检查之后,张蕴钰在操作规程表上面签了字:年10月16日,张蕴钰。

这可能是张蕴钰签下的其一生中最为沉重的几个字了,而那颗全国人民寄予厚望的“邱小姐”,就安安静静地在那里,等待着属于它的最为辉煌的时刻。

离开起爆现场之前,李觉突然想起来,铁塔上还有一幅伟人像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需要在起爆前取下来。张蕴钰和李觉特意嘱咐卷机手,起爆前要把伟人像取下,千万不能忘记。

然后,张蕴钰就郑重地把起爆原子弹的钥匙交给了核试验委员会成员兼试验部部长、主控室指挥张震寰少将。

16日15点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来了。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主控室用力按下了起爆电钮,一道强烈的闪光随即闪耀在罗布泊的上空,随即就是一声仿佛能够毁天灭地的强烈爆炸声传出,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象征着原子弹爆炸成功的蘑菇云在试验场上空冉冉升起。

成功了!

这一刻,人们涌出了掩体,欢呼着拥抱着,激动的泪水流淌着……

作为核试验基地的司令,张蕴钰将军当场诗兴大发,挥毫写就了一首气壮山河的诗词:

光巨明

声巨隆

无垠戈壁腾巨龙

飞笑融山崩。

呼成功

欢成功

一剂量知数年功

敲响五更钟!

当远在北京的周总理得到张爱萍将军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后, 句话就是,你们怎么证明是成功核爆炸了?

核试验基地的专家们立即着手对收集到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各项数据都表明,爆炸后云烟上升到了8-9公里的高度,火球发光在3秒以上,烟云的外观和文献报道一致,我们的原子弹爆炸,真的是成功了!

当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型音乐舞蹈剧《东方红》全体演出人员时,周总理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在西部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核试验!”

这天晚上,当《新闻公报》广播里传来:“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时候,张蕴钰将军怀着激动的心情,一遍一遍反复收听,兴奋得夜不能寐。

是啊,原子弹爆炸成功了,我们再也不用害怕任何外部势力的核讹诈了,怎么能不让人兴奋?

作为这段光荣历史的参与者,张蕴钰将军虽然没有获得和两弹一星元勋一样的称号,但他依然是人们心目中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他是一个没有功勋称号的功勋。

根据张蕴钰将军的儿子张旅天回忆,因为小时候很少能够见到父亲,父亲的影像在他的心目中实在是太过模糊,以至于有一次张蕴钰回家的时候,张旅天赶紧告诉母亲,咱家来客人了!

当从母亲口子得知这个陌生的“客人”居然是自己的父亲时,他抬起头,用稚嫩的声音问父亲:“爸爸,你上班的地方很远吗?你怎么一直不回家。”

望着可爱的儿子,张蕴钰伸出手臂,向西方一指:“在西边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飞机和火车才能到。”

在完成了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任务以后,张蕴钰的职务也有了变动。年起,张蕴钰历任沈阳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兼核试验基地司令员等职务。

年,根据工作需要,张蕴钰调回了北京,历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兼司令部参谋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参与完成了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试验任务,为中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年,68岁的张蕴钰将军离休。

年8月29日,因病医治无效,张蕴钰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此时,北京奥运会刚刚结束。

在生命的 时刻,张蕴钰将军仍挂念着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嘴里不断在念叨着“三百万,三百万吨啊!”这三百万吨,不是别的,正是我国首次氢弹试验时的当量。

生前,张蕴钰将军就叮嘱家人,在他离开后,不搞遗体告别,不设灵堂,骨灰火化后送回老家。

得知基地老司令逝世的消息,马兰核基地的领导赶到北京祭奠自己的 任司令,提出想把老司令的骨灰安葬在基地的烈士陵园。

就这样,老将军的一部分骨灰被送到了核试验核基地,那个让他梦牵魂绕的地方,一部分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致敬,张蕴钰将军,安息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