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没有阅读的条件和习惯怎么办?那就自己建一个家庭图书馆。学生缺乏做公益的思维和行动怎么办?那就和学生一起做。想带着学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开拓视野怎么办?那就启程……

无数个怎么办?齐崇老师都选择了开始做以及坚持做,于是她成为了孩子们眼中独一无二的老师,成为了《教师月刊》年度教师。

年度致敬

《教师月刊》年度教师发榜~

《教师月刊》年度教师

时光如流沙在指间滑落,匆匆走过二十三年的教育生活,我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和工作着的自己。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句十分经典的话:“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于内心。”我的愿望正在于:无限地解放自己和学生的心。学生未来能走多远,全凭心的力量,教育入心,产生的力量就不可估量。

让学生的内心充满阳光,面对困境能保持自信,把学到的东西变成终身发展的能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理想教育。作为千百万教师中的一员,我唯有尽己所能,为学生成长助力。

——齐崇

自掏腰包送给学生“家庭图书馆”

入职农村中学时,学生没有一本课外书,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来十本,放在班级传阅。当时就想,有朝一日一定要开一个免费的家庭图书馆。

尽管收入不高,仅能维持生活,但我坚持每年十本八本书,一点一点积攒。近几年,工资上涨,已有能力实现当年的愿望。

周五放学,一千册图书的房间里,坐满了我的学生。不要抱怨孩子不爱阅读,也不要推卸责任。能做一点是一点,相信一点一滴的努力定会带来一尺一寸的改变。

我母亲七十七岁,曾经是小学教师。她的言行对我影响非常大。得知班里有九名学生不会拼音,她就开始帮助这些孩子补习拼音,她说不会拼音的孩子很难学好语文。每期三天,这期学不会下期继续来,有个学生连续来了三期,终于学会了拼音。

教师要做具有坚持的精神的人。做好一件事至少需要两个要素:一是开始做,二是坚持做,这种坚持的精神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带领学生做公益

二○一二年,我加入五常市的一个义工组织,跟一些爱心人士一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