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技师修复壁画韦德占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韦德占
在河西走廊的大漠深处,坐落着世界文化瑰宝——敦煌莫高窟,它记录着古丝绸之路上的灿烂文明。
年8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莫高窟,深入敦煌研究院,实地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
一年来,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工作者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守初心、担使命,奋力开创文化遗产保护新局面。
敦煌研究院技师在莫高窟第窟修复壁画
(一)
“这个洞窟刻画、起甲和烟熏等病害都比较严重,修复工作难度大。已经有的钉子眼要保留,烟熏壁画要注水让它稳定,等有更好的技术时再处理……”敦煌研究院技师杨韬正带领着徒弟们在莫高窟第窟修复壁画。杨韬年就来到了莫高窟,30多年来一直扎根大漠,潜心修复洞窟病害。
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长壁画寿命,减缓壁画彩塑的衰退,使其全部信息和突出价值得到真实、完整的保存和延续,是杨韬最大的使命和追求。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负责人于宗仁介绍文物保护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当前文物保护和敦煌文化传承创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这让我们备受鼓舞。”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负责人于宗仁说,“敦煌研究院的任务主要包括保护、研究、弘扬三个方面。‘三大任务’中保护最为重要,如果洞窟保护不好,一切都无从谈起。”
“习近平总书记为研究院文物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也从内部分析了自己的基础和不足。”于宗仁介绍,目前研究院已明确土遗址方向、数字化方向等8个方面研究方向,将持续通过价值挖掘、探索发展和保护材料研发,积极筹划构建更高的文物保护平台。
敦煌研究院与武威市政府签订协议,成立武威工作站并带动武威文化保护。“今年,敦煌研究院针对土遗址保护、壁画保护、编制书籍做了大量工作,项目立项、文物保护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于宗仁说。
敦煌研究院监测中心
走进敦煌研究院监测中心,从莫高窟监测预警系统上能够清晰地看到游客数量对洞窟湿度和温度的影响,从而实现洞窟的动态保护。敦煌研究院监测中心副研究员张正模介绍:“系统可以监测到当天的游客人数、气象情况,数据随时更新。”
当预警系统监测到特殊天气情况下(如降雨、大风等)洞窟的环境不适合开放时,能够及时关闭洞窟,确保发生危害前做出处理方案。同时,通过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巡查,还能够判断洞窟是否需要维修。
敦煌石窟监测中心治沙站利用砾石压沙技术和麦草方格治沙
(二)
敦煌莫高窟地处我国八大沙漠之一的库姆塔格沙漠东南缘和鸣沙山东麓,风沙灾害一直是困扰莫高窟完整保存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稍有风吹,就有流沙从莫高窟崖顶飞泻而下,磨蚀壁画和彩塑。治沙,成为这里的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又一课题。
“上个世纪80年代,窟区落沙十分严重,每年要清理的沙子就达到立方米。”已与风沙“战斗”了近20年的敦煌石窟监测中心治沙工作人员邱飞说,莫高窟一年有一半以上时间在刮风,西面又紧挨着鸣沙山,风沙比较集中的春季,更是一遇大风就“流沙满天”。
致力于“根治”沙患的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治工程自年实施以来,风沙治理的效益日益明显,砾石压沙技术和麦草方格解决了起沙问题,三条林带挡风固沙,多米防沙网是最后的防护。这一道道保护屏障,把“沙害”远远挡在了莫高窟之外。
一道道保护屏障把“沙害”挡在了莫高窟窟区外
目前,莫高窟风沙防护已由此前抢救性的被动治理,转入预防性保护。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合一年四季不同的风向、风速、沙源等因素,提前进行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第一代“莫高窟人”种植的树木已长过一人高,戈壁绿洲已经形成。
今年,敦煌研究院石窟检测中心治沙站和敦煌税务局联合开展了新的风沙防治项目,邱飞又有了动力,“我喜欢这份工作,更热爱这个地方”。
莫高窟,就这样在一代代文物工作者的守护下,依然焕发光彩、熠熠生辉。
(本文图片摄影: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韦德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