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建筑,动手做实验,再欣赏一场科普秀……7月29日,晨报小记者在巴斯夫“小小化学家”活动中,感受着科学的神奇与魅力。

戴上头灯,拿上“工卡”,跟着维修工段长见识航材,认知工具……8月11日晚,晨报小记者走进春秋航空维修工程部,体验“飞机医生”的工作。

还有小记者和家人去往敦煌,领略千年壁画,体验壁画修复的不易。

小记者的暑假,就是这么不一般!

小记者文章刊载于年8月17日《新闻晨报》上

我与飞机的亲密接触

晨报小记者孔令玮(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四小学三年级)

暑假的一个傍晚,我和爸爸去了虹桥机场。但是我们没去坐飞机,而是来到春秋航空维修航线中心,参加“梦想制造营——夜探‘飞机医生’”主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最喜欢的是学习指挥飞机降落。夜幕下,我接过“飞机医生”交给我的两根闪着红灯的指挥棒,给即将降落的“飞机”引路。当“飞机”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将指挥棒举过头顶,用这个动作告诉飞行员,停机点在这个位置,可以把“飞机”开到这里来。此时,“飞机”需要左转,我把双臂放平,然后左臂上下摆动。当“飞机”离我很近时,我把大臂紧贴身侧,成“L”字形,上下摆动小臂,让飞行员减速慢行。当“飞机”快到停机点时,我将双手再次举过头顶,最终在头上打一个“×”,示意飞行员停下“飞机”。这时,最关键的一个动作来了——右手伸直指向天空,左手拿指挥棒横在脖子前。飞行员一旦看到这个动作,就要关闭发动机。这个动作被我们戏称为“抹脖子”。在这个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飞机的知识。虽然这次我没有乘坐飞机去旅游,但是我特别满足。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晚上。

记者点评:

一场两小时的活动,内容很多,这位小记者只选取了自己最喜欢的环节来写,是很聪明的做法。

科普之旅,与探索同行

晨报小记者邱馨乐(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四年级)

车外,暴雨如注;车内,我充满期待,期待着张江科学会堂的科普之旅。简单的科普季开幕式后,我参与了巴斯夫化学动手实验课。我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化身小小化学家,用5毫升粘结剂、1毫升助剂和一点墨水,成功调制出既有润湿力,又有强附着力的油墨,还用这些油墨在滑溜溜的文件夹上绘制出了可爱的图案呢!接着,我们参观了所处的张江科学会堂。这幢建筑外立面共用了3万余片瓷板,这些三角形瓷板有1万多种规格,十几种颜色,拼接在一起形成了奇妙的错觉:远远望去,外墙似乎凹凸不平,实际上却很平整。科学会堂的内部也很有意思:跨度高达68.5米的海科厅内部,没有一根柱子支撑。这里面的科学知识,我真想弄明白。活动的尾声,两位主持人“浩浩哥哥”和“小鱼哥哥”带来了一场搞笑有趣的科普秀——“声音与音乐”。带着大家认识了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之后,“小鱼哥哥”故作神秘地说:“我啊……其实是一个音乐家!”。说罢,掏出了他的“乐器”——吸管。他用嘴对着吸管吹吹吹,可是吹出的声音低沉难听。他沮丧地说:“唉,平时我都能吹出高音的,今天怎么不行了,小朋友们快来帮帮我吧!”大家纷纷献计,后来不知谁说了句“剪短”。果然,“小鱼哥哥”把吸管越剪越短,吹出的声音也越来越高了!原来,这和声音的频率有关。吸管越短,吹出的声音频率就越高,音调也就越高!“浩浩哥哥”接着说:“我也是音乐家。我可以演奏出忽高忽低的美妙声音,只需要一根水管!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这下大家都被难住了。有人开玩笑说把手机绑上去,然后放音乐。最后有个聪明的小朋友让“浩浩哥哥”手持水管甩圈。嘿,还真发出了美妙的声音,而且甩得快慢不同,音调高低也不同,引来大家的阵阵掌声。在张江科学会堂,在这个到处充满科学的建筑中,各位大哥哥大姐姐给我们这些小朋友普及了新鲜有趣的科学知识了,让我对科学有了更多喜爱与期待!

编辑点评:

科学探索,令人着迷!小记者记录了活动中的三个环节,有详有略,都有吸引人之处。建议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尝试不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新结构文章,有针对性地聚焦某一事件、场景,或者自己的某一个深入的思考,使文章变得更集中、更深入,更精巧!

夜探“飞机医生”

晨报小记者王奕恒(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三年级)

周五晚上,我来到春秋航空工程维修部,体验“飞机医生”的工作。首先是参观航材库。原来,一架飞机有多万个零部件,我们参观的这个库房里,就有10万多个,它们被整齐地摆放在一排排高高的货架上。其中,有重达96公斤的刹车组件,有装有五点式安全带的飞行员座椅,还有润滑发动机的滑油仓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接下来,我们被分成两组,进行一场飞机维修工具识别PK赛。我们需要把打乱的一堆工具和写有名称的标签配对,看哪组的正确率最高。我和身边的小伙伴手里紧紧捏着标签,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工具,只等老师一声令下,就飞扑到桌前。别人还在焦急地寻找工具,我们已经悠闲地坐在椅子上了。最后,我们组获得了第一名,真是太开心了!最后,是学习指挥“飞机”降落。“谁想体验一下指挥飞机呀?”老师问道。我正准备冲上去,一个小弟弟抢在了我前面。我只能眼巴巴看着,一边在心里默默记动作。终于轮到我了,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跟着老师的手势,手拿灯棒,做了一连串的动作,从滑行、转弯、减速,到飞机停下和关闭发动机。而我的好伙伴恰好扮演的是“飞机”,我们配合默契,完美还原了飞机从降落到停止的过程。这天晚上,我们真是收获满满,也体会到,飞机维修工程师的平凡和伟大。真心为“飞机医生”点赞!

记者点评:

这位小记者详写了两个游戏互动环节,描写得很生动。如何概括出主题,围绕主题写,需要再好好想一想。

图/视觉中国

瑰宝守护者

晨报小记者徐嘉宜(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六年级)

“莫高千窟列鸣沙,崖壁纷披五色霞”。跟随着这神秘优美的诗句,我踏上了敦煌莫高窟之旅。我听到了藏经洞的故事、鸣沙山的传说,在莫高窟这个巨大宝藏中,我目不转睛,流连忘返。它就像一座“墙壁博物馆”,而我印象最深的则是“飞天”的形象。她们能歌善舞,在茫茫苍穹中游走,将美丽尽情舒展……参观完几个洞窟后,疑问涌上心头。“有些洞窟为什么不能让游客进去呢?”我向敦煌研究院的老师询问。老师说:“因为里面的壁画脱落了,管理人员正在修复!”听了这话,我仍半信半疑:壁画怎么会脱落呢?如果真是这样,又该怎么“抢救”它们呢?带着困惑,我在老师的指引下,开启了一次难忘的体验——在敦煌研究院模拟修复壁画!原来,窟内墙壁在长年湿气影响下反复膨胀收缩,逐渐蓬松,致使部分壁画剥落或损伤。这次,就是要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修复技术,在模拟的破损壁画上进行修补。老师说:“说是修补,但其实‘只修不补’。”我心想:什么?不补怎么修复壁画?老师好像已经洞察我的心思,微笑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因为这些都是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当然不能随意去添加,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不再脱落。”原来如此!我拿起准备好的工具,立刻开工。首先,将气囊对准修复部位轻轻吹去表面尘土,接着拿滴管将水均匀滴在破损的地方,再用镊子将特制泥膏铺在破损部位,最后小心翼翼地将补好的地方按平,终于大功告成!我将成品交给老师,她夸我是个壁画修复小能手。可我修补了这么点儿壁画就已经满头大汗,可想而知,那些真正的壁画修复者为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存付出了多少,一定非常辛苦。飞天穷尽了世上最美的颜色,莫高窟的宝藏,牵出了敦煌无可比拟的过往。这次,我不仅领略了“盛大辉煌”的美,也在心中默默许下誓言:去发现和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守护历史的馈赠,让这些瑰宝不被岁月与风沙掩藏……

编辑点评:

文章有构思,先是泛写,再是详写,布局合理,次序清晰,详略得当。如果再提更高的要求,就是把主题确定在壁画修复的体验上,舍弃其他,扩充和壁画修复相关的体验和背景,使得主题更集中突出。

我的好朋友“三毛”

晨报小记者姜莱(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小学四年级)

这里的“三毛”,不是张乐平爷爷漫画中的人物,也不是著名作家,而是我的新朋友小狗的名字,一条四个月大的法国比熊犬。“三毛”不仅是一条小狗,更是我的好朋友。我从小就很想养一条狗,可一直因为妈妈怕狗而没能如愿。这个学期因为我学习有进步,妈妈终于答应了,为此,我兴奋了好几个晚上,一直在脑中想象着,我将会拥有一条怎样的小狗。第一次看到小“三毛”的时候,我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它小小的,如雪球般,蜷缩在小角落,那白色的毛发好似一团云,又好似蓬松的棉花糖,瞬间就萌化了我的心。它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黑黑的眼珠,小小的爪子,向我跑过来,可爱的样子让我马上做了决定,这就是我的小狗!于是我开始了铲屎官的日子。“三毛”的胆子很小,第一天刚到家,因为认生,半夜不敢睡觉,一直叫个不停,我当然很困,很想睡觉,但还是从床上爬了起来,抱着“三毛”,安抚它,陪它在家里散散步。渐渐地,“三毛”慢慢安静了下来,它在我怀里沉沉地睡着了,软软的身体,打着安心的呼噜。我长舒了一口气,满满的疲惫感但又特别充实,有种责任感油然而生。每次我下课回家时,“三毛”都会迅速地站起身,朝我欢快地叫着,当我把它从小狗窝放出来的时候,它会亲昵地舔着我,开心地晃着尾巴,似乎我的出现是它生活中最要紧的事情,这让我觉得无比开心和骄傲。一天的学习后,有这样一份治愈,真的是老天爷给我的礼物。饭后,是我和“三毛”的游戏时间。无论是训练它坐、趴下,或者我们玩着球,“三毛”陪着我,我陪着“三毛”,无忧无虑,快乐的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留在心里的都是一份真挚的美好和纯粹的快乐。一直都说,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但好朋友不是平白无故而来的,就像人和人的相处,和小狗也是如此,都是需要付出和坚持,才能收获真正的友谊。在成长的岁月里,我感到非常开心,有了“三毛”这么一个朋友的陪伴,让我觉得生活充满了快乐和治愈。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位好朋友,希望它也同样那么喜欢我!

编辑点评:

从想要一条小狗,到看到“三毛”的第一眼,到一天天的互动,每一个字的背后,都流露着小作者对“三毛”的喜爱。人和动物的友谊,快乐而治愈,是一篇很不错的日常生活小文。

图/视觉中国

夜的交响曲

晨报小记者肇晓奕(上大宝外七年级)

好久没有看见过这么黑的夜了。天上是透亮的一片蓝,地上却是浓郁的一团黑。是路灯迟到了,还是太阳提早下了班?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与好奇。不同于往日白亮亮的灯光,我感到夜是有温度的,也是充满着乐趣的。昔日光与影在地面嬉戏,我疑心现在他们是沉睡呢?还是在自由地玩耍呢?树的轮廓依稀可辨,它们笨重的身躯中藏着有趣的灵魂吧。此刻,他们更像是在跳舞,在狂欢,在庆祝这短暂的黑暗。它们用沉沉的树根向地面踩去,节拍与乐声顺着鼓点窜出,落进小水洼里,泛起了阵阵涟漪,使水洼里戴着黑面罩的树的脸儿都皱起来了,仿佛成了一张张个性鲜明的悲喜剧面具。那乐声的结尾,变为一串串轻盈而空灵的装饰音,在树叶的末梢一闪而过,消失在迷蒙的细雨中,标志着下一个乐章的开始。在那最黑最不起眼的小角落里,萤火虫们早已在肩上架起发光的小提琴,开始了它们的表演。世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岁月在小提琴上静静淌过,仿佛是在诉说。小提琴的光芒微弱又轻柔,但那星星点点的光芒合在一起,组成了一片闪亮的光的海洋,比刺眼的白光美丽、壮观多了。萤火虫们不紧不慢地结束了他们的表演。下一秒,灯顿时亮了起来,短暂的黑暗已然结束,我感到有些沮丧。在原地怔了一会儿,我回想起刚刚的经历,夜的交响曲又在我脑中响起,像是在催促我。于是我加快了脚步,回到家把它谱写了下来……

编辑点评:

你有一颗文学的心,生活中点点滴滴、一事一物都能引起你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