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关于中国历史的电影,你想到最好的是哪部?
《荆轲刺秦王》?《火烧圆明园》?还是《孔子》、《墨攻》?
其实《刺秦》和《火烧圆明园》算是陈凯歌和李翰祥的诚意之作,质量上乘;而后两部,不过是借个历史名头的合格商业片。
当然,口碑最好的要数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以及日本导演佐藤纯弥的《敦煌》。巧的是这两部外国人制作的以中国故事为背景的电影,上映时间仅差一年。
《末代皇帝》
前者大家都熟悉,但后者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
今天要说的就是这部年上映,筹备十年,耗资45亿日元的《敦煌》。
为了更真实的还原历史场景,出品方大映电影公司从年就开始采风勘景,就为了考察剧本中涉及西夏、北宋场景的历史佐证和外景。
这帮执拗的日本人为了还原敦煌古城原貌同时又不破坏历史遗迹,又花巨资直接仿造了一座沙洲古城。
影片从筹备到拍摄,导演也一换再换。从小林正树到深作欣二,最终执导权落到了当时国内观众非常熟悉的电影《人证》与《追捕》的导演佐藤纯弥手里。
说句私心话其实我更期望的是执导《切腹》、《怪谈》的小林正树来拍这个故事。
据说当时德间康快觉得小林正树的剧本太过严肃,因为小林正树想把敦煌拍成类似库布里克的《巴里·林登》。
《敦煌》在日本上映后好评如潮,除了票房大卖,在被称为日本奥斯卡的日本电影学院奖上也是几乎包揽。
在井上靖的同名原著小说里,虚构了一个北宋落魄书生赵行德游历河西走廊,历经险恶与离别,并最终把数万本经书典籍带到莫高窟藏经洞保护起来的故事。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
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这段北宋潭州府(今湖南长沙)举人赵行德(佐藤浩市饰演)在藏经洞留下的文字基本贯穿了整个故事。
影片以赵行德科举失意后游历西夏、河西走廊时眼见与亲历为主线。
科举考试殿试的失败让他对西夏这个陌生的新兴政权产生了好奇心。
赵行德是个什么样的人?
科举失意的举人、士子、一个理想主义青年。
他会路见不平救下被卖身的陌生西夏女子;
随商队穿越沙漠时会拿水给一个将死之人;
商队首领尉迟光(一个没落的和田贵族后代)忠告他:
给在沙漠里要死的人水喝的是傻瓜。
即使是被西夏的汉人雇佣军抓壮丁入伍,他也要阻止队长处死一个站哨犯困导致队伍被回鹘人夜袭的士兵。
跟赵行德相反的是本片另外一个主要角色——
西夏部队汉人雇佣军队长朱王礼(西田敏行饰演)。
在这个蛮横粗暴的队长朱王礼眼中,没有西夏,没有回鹘,没有大宋、辽、吐蕃。这些不会让他有归属感,他需要的是如何在这个沙漠生存下来。
斯鲁比娅(中川安奈饰演),一个回鹘公主。父亲战败被杀,家族领地甘州(今张掖)被屠城,她自知无路可逃。
发现她的,正是那个落魄的理想主义青年赵行德。他舍不得杀她,反而把她藏了起来,甚至爱上了她。
但不管是赵行德还是朱王礼,在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渡濑恒彦饰演)眼里,都不过是随后的政权斗争里的棋子,历史漩涡里的尘埃。
李元昊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人,他征伐四方,自认为条件成熟,便着手开始让野利仁荣——一个契丹人帮他创造西夏文字。
当归义军节度使敦煌太守曹延惠前往兴庆府称臣纳贡时,李元昊的一番话足见其野心与谋略。
不管是不是过度解读,李元昊的这段话在中国和日本从古至今关系,对比当时北宋和西夏的关系上有着微妙的联系。
归义军节度使敦煌太守曹延惠(田村高广饰演)认为自己向李元昊称臣纳贡之后,敦煌可以免遭战乱,但他低估了李元昊的野心。
实际上瓜、沙二州(今酒泉与敦煌)作为当时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带来的丰厚财富,对于李元昊的西夏政权非常重要。
况且他也不允许自己和北宋开战的情况下,背后存在一个汉人控制的敦煌。
赵行德与僧人参观曹延惠收藏的经书典籍与莫高窟洞内佛像。
当李元昊的西夏扩张需要吞并敦煌的时候,那些敦煌太守曹延惠几代人收藏的经书典籍超越了战争,成了赵行德口中“愿意赌命去做的事情”。
面临西夏大军压境,敦煌守将可以说是势单力薄。
敦煌城破之际,赵行德带着僧人跟商队一起把经书典籍搬运到了鸣沙山下的莫高窟藏经洞。
赵行德将经书典籍藏匿于莫高窟暗室内(今第17号洞窟),在洞中留下了开头提到的信条。
遗憾的是,这些为保护经典而死去的人们,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记载过。
赵行德、朱王礼、斯鲁比娅公主皆为井上靖和《敦煌》摄制组虚构的角色。
日本人在拍摄历史片时的态度极其严谨,无论服装、道具、布景,都非常注重其历史的真实性。
《敦煌》在战争场面的营造上绝对一流,要知道当时正值中日关系“蜜月期”,这部电影获得中国政府支持,甚至动用驻西北的解放军部队并提供马匹协助日方剧组拍摄。
日本人的这种严谨也体现在同是大映电影公司制作的由大导演沟口健二执导的电影《杨贵妃》()上,其他的诸如92-94年的动画《三国志》三部曲、纪录片《中国の食文化》()。
除我们自身外,毫无疑问日本是最热衷中国历史文化的国家。
面对这些由日本拍摄的中国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
我们不应自我膨胀,也不必妄自菲薄——
没必要再说像“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拍出来这样的作品,毕竟是属于自己的文化”这种陈词滥调。
既然他们带着尊重,用心制作出了这些作品,我们就尽管欣赏好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