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重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思绪就会伴随着作者的笔触,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走近一个个河流湖泊,走进一个个名胜古迹。或许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地方,却见到了阳关道上的《阳关雪》,见到了道士塔莫高窟。又或者一路南下到了白发苏州,路过灵秀的江南小镇,见到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典雅的美。于是,我们竟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余秋雨年生于浙江余姚,其文化散文集,除了在大陆成为畅销书,在香港,台湾,东南亚以及海外读者中,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有海外读者评价文化苦旅是一次文化深度研究,山川名胜亲力考察的精湛作品。其作品的主色调有着时光回眸的深色镜像,也有带着哲理的辩思。当然,有的人评价很客观,也有的人带着挑剔眼光评论。

无论是哪一种评价,《文化苦旅》都有其值得肯定的可读之处。文化苦旅全书共收录散文三十七篇,其中有关文化的思考部分与追寻历史的遗落占了文章的一大部分。许多带着哲理文化的文字读来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站在史学家的角度透析历史的文化现象,深究古往今来引领潮流的社会文化人格,凭借超凡的艺术表现手法,将沉郁的古代风格与现实的进步文明糅合在一起,笔下虽寄情山水风物,却又有着思想的狂澜。只有放眼历史深处的虚无主义洪荒,才能有魄力展示出现实一路走来的文化苦旅。

人物或者景物描写中的形象渲染:

余秋雨的散文,以描写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文化为切入点,把山川河流与历史的存在主义相结合,每一个景点,或者每一处风物都是描写的对象。比如在"信客"中,余秋雨通过间接地形容"信客"是一种私人职业,不受任何机构管辖;再点出"信客"一身破衣,满脸风尘,是农村最困苦的远行者。那么,那个时代的其他人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文学作品的以点带面的描述,被余秋雨用到了极致。其实并不用再多的描写,读者就可以想象到信客这个职业的尴尬与无奈;并不用过度渲染,一幅底层民众生活无奈的景象就跃然纸上了。

用静物描写来达到那种潜移默化的功效,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怀:

《文化苦旅》之所以耐读,其简洁的语言是其长处.比如在"中国之旅之鸣沙山、月牙泉"中,余秋雨这样写沙漠中的寂寥:"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远远看去,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很意向的文字,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仿佛漫漫僻途,只有黄沙伴着岁月,只有一只只脚印安安静静地排列成一串串寂寥,把西北与大漠的荒凉留给人们去回味。其用意,简洁而又残酷,就如你走了以后很久都没人来,或者说你走了以后,我来了,但这些没一个人影。那是一种静物描写,其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惆怅。笔调写游历,又不仅仅借景抒情,其描述中的主色调有着时光回眸的深色镜像。

寓景,寓意,让文字充满思考与哲理:

余秋雨所走过的地方,无论是寺庙,菩萨,还是道士,和尚,或者历史名人,或者历史古迹名胜,都有一段过往的最能打动人的地方。那么这些就早有评价,且还有文化历史记载。如果文字写过了头,就会成为笑柄,所以余秋雨在诠释这些历史人文文化的时候,特别注重瑕不掩瑜这一关键点。比如道士塔与阳关雪写了大漠黄沙寂寥旷远,写了黄河文明的千年的历史兴衰,但把生活的真实性与历史人文,风土人情等等加以提炼,再用如我的河山中,"我的生态文化,也可以算之山河文化,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星球的嶙峋一角。"来与现代世情与人情挂钩,再与自然环境和人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514.html